清朝,有个农妇去卖鸡蛋,走到半路被一群土匪糟蹋了,完事了,她见篮子里的鸡蛋还好端端放在那,就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说:“多大的事啊,我还以为你们要抢我鸡蛋呢。”然后提着篮子往市场走去了。 桂花自小命苦,六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无力抚养,把她送到同村李家,做了童养媳。 李家境况也并不富裕,婆婆一向刻薄严厉,公公沉默寡言,只有她那个比自己大五岁的夫婿阿牛对她有几分怜惜。 桂花在李家,从小便要挑水、喂猪、做饭、洗衣,虽然小脚行动不便,但她不敢懈怠,生怕挨骂。 十六岁那年,桂花出嫁成婚,才算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李家媳妇。婚后没几年,桂花接连生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儿女尚小,家中刚有点盼头,偏偏阿牛却在一场瘟疫中病死。桂花哭得撕心裂肺,可哭过之后,家还得有人撑着。 婆婆一句话就像判决:“女人守节是本分,你带着孩子,伺候我们老两口,别想再改嫁。” 桂花自然也没想过改嫁。她知道,自己是小脚,带着三个娃,哪家肯收?就算有人肯收,她也舍不得抛下孩子。于是,她咬着牙认命了。 可祸不单行,李家的几亩薄田,被附近的地主霸占。那时候讲究的不是道理,而是谁拳头硬。 地主家手下的打手上门,把田契抢了去,桂花哭闹,反被打了一顿。从此,家里再无田可耕,只能靠鸡鸭换点油盐度日。 桂花每日天未亮,就摸黑去鸡窝收拾鸡蛋,装进竹篮,趿拉着小脚,一步一步往集市赶。 她的小脚本来走路就慢,每一程都走得辛苦。可她明白,若不把鸡蛋换了米面,三个孩子连粥都喝不上。 那一天,天气阴沉,山风吹得树叶哗啦啦响。桂花提着篮子,心里盘算着今天能换多少米,能不能给孩子们买一撮盐巴。 她走到半路,忽然听见前面林子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没等她反应过来,几个满脸横肉的土匪从林中窜出,手里挥着大刀,把她拦在了路中。 “哟,小脚娘们儿,一个人赶集呢?”为首的土匪阴笑,眼睛贪婪地打量着她。 桂花吓得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她第一反应是护住怀里的篮子,紧紧把鸡蛋搂在怀里,声音颤抖着:“几位大爷,别抢我鸡蛋,这是给孩子们换米的。” 土匪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那笑声在山谷里震得人心慌。没等桂花反应过来,她就被几个男人扑倒在地。她拼命挣扎,可三寸金莲根本使不上力气,很快就被压制。 那一刻,她只觉得天旋地转,身心撕裂,羞辱和恐惧如潮水般涌来。她哭喊,可喊声被山风吞没。那是一个古代妇人最深的噩梦——清白被毁,名节不存。 不知过了多久,几个土匪心满意足地散开,边走边大笑着消失在林子里。地上只剩下衣衫凌乱、浑身尘土的桂花。 她躺在地上,泪水和尘土糊了一脸。可是当她的眼角瞥见那只竹篮时,整个人猛地一震。篮子翻倒在一旁,可鸡蛋并没有碎,静静地躺在那里。 桂花缓缓撑起身子,腿脚酸软到发抖。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狼狈的模样,眼神里闪过一丝空洞。但很快,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把衣衫扯了扯,抹掉脸上的泪痕。 她蹒跚着走过去,把竹篮扶正,检查了一下鸡蛋。十几个鸡蛋安安稳稳,一个没破。她心里忽然涌起一种近乎荒唐的释然。 “呼——”她长长地吐了口气,轻声自语:“多大的事啊……我还以为你们要抢我鸡蛋呢。” 一路上,她再也没有哭喊,只是低着头,脚步沉重却坚定。偶尔有乡人从旁经过,她故作镇定,和往常一样点头示意。谁也看不出,她刚刚经历了怎样的屈辱。 到集市时,桂花把鸡蛋放到摊位上,声音依旧温和:“新鲜鸡蛋,换米面……” 人群熙熙攘攘,吆喝声此起彼伏。没人知道,眼前这个裹着小脚的寡妇,刚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没人知道,她心里那道伤口已经溃烂。 但桂花明白,她不能倒。三个孩子在家等她,公婆在炕头盼她。她要用这十几个鸡蛋换回几斤米,再回去给孩子们熬上一锅粥。
清朝,有个农妇去卖鸡蛋,走到半路被一群土匪糟蹋了,完事了,她见篮子里的鸡蛋还好端
柳烟绕古堤
2025-08-27 09:45:39
0
阅读:2860
用户10xxx72
多大个事啊,知道的这么清楚,你是不是那几个贼寇的后代
曾仁
小编,这是听你家老辈人讲的血泪史?内卷严重,不得已拿出来搜刮点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