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吴国后宫挖出一尊金佛,送给了皇帝孙皓。孙皓立马丢入粪坑,用污秽浇灌,围观

猫头鹰说历史 2025-08-25 15:48:11

三国时,吴国后宫挖出一尊金佛,送给了皇帝孙皓。孙皓立马丢入粪坑,用污秽浇灌,围观大臣无不眉开眼笑。这时,孙皓全身突然恶臭无比,腹中也一阵剧痛 那股臭味来得蹊跷,像是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比粪坑的馊味还要冲。孙皓捂着肚子直跺脚,龙袍下摆沾着的污秽混着冷汗,在金砖地上拖出一道黑痕。刚才还笑得前仰后合的大臣们,这下全僵住了,脸上的笑像被冻住的油彩,想收都收不回去。 侍卫赶紧把孙皓架回寝宫,太医们围着他忙得团团转。针灸扎了半宿,汤药灌了三碗,那股臭味就是散不去,连熏香都压不住。孙皓疼得在床上打滚,嘴里骂骂咧咧:“什么破佛!敢咒朕!”他下令把那尊金佛从粪坑里捞出来,劈成八块扔进火炉,可越烧,宫里的臭味越浓,连宫墙外的老百姓都捂着鼻子议论:“怕是天要收拾这暴君了。” 这事儿说起来,孙皓的荒唐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刚继位时还算老实,没过几年就暴露了本性。听说有大臣在背后说他坏话,他直接把人舌头割了;宫女伺候得不合心意,当场就拖出去砍头。后宫里的妃子,稍微有点姿色的都被他搜罗进来,最多的时候养了上千人,还嫌不够,又把大臣家的女儿抢来充数。 他最恨别人提“亡国”二字,却天天干着亡国的事。有回梦见自己一统天下,醒了就逼着史官写“吴灭晋”的谶语,谁敢说个不字,立马拉去喂狗。丹阳太守沈莹劝他好好治理国家,别总想着享乐,他把沈莹的奏折撕了,还让人把沈莹绑在柱子上,用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就说对待佛像这事儿,早有先兆。当年孙权在位时,笃信佛教,建了不少寺庙,还请了高僧翻译佛经。孙皓却觉得这是“胡人玩意儿”,碍着他的眼。他下令把建业城里的寺庙拆了大半,和尚们要么还俗,要么就被发配去当苦役。有个老和尚劝他积点德,他让人把老和尚扔进开水里煮,看着和尚在水里挣扎,他还拍手笑。 金佛事件后,孙皓的怪病就没好过。身上的臭味时轻时重,有时在朝堂上议事,突然就臭得让人睁不开眼,大臣们只能捏着鼻子听他胡言乱语。腹痛也越来越厉害,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说是“天谴”。孙皓不信邪,杀了好几个太医,可病一点没好,反而更重了。 宫里的人私下都说,这是金佛显灵了。那尊金佛是当年西域高僧送给孙权的,据说有灵性,孙皓这么糟践,能不遭报应吗?有人偷偷把碎佛像的残渣收起来,埋在土里,天天烧香祈祷,盼着孙皓赶紧倒台。 外面对孙皓的怨气也越来越大。晋朝的军队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还在宫里大兴土木,修什么“显明宫”,强征了上万民工,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纷纷逃到晋朝那边,连边防的士兵都偷偷跑了不少。 丞相张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劝孙皓整顿军备,防备晋军。孙皓把张悌骂了一顿:“晋军算什么东西?朕派几艘船过去,就能把他们吓跑!”结果没过多久,晋将王濬就带着楼船顺江而下,直逼建业。吴军的将士早就不想替孙皓卖命了,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根本没人抵抗。 城破那天,孙皓还在宫里喝酒。听到外面喊杀声,他才慌了神,想带着金银财宝逃跑,却被自己的侍卫拦住了——侍卫早就盼着这一天,直接把他捆了献给晋军。王濬见了孙皓,皱着眉头往后退了半步:“这味儿……果然名不虚传。” 孙皓成了阶下囚,被送到洛阳。晋武帝司马炎没杀他,封了个“归命侯”,让他在洛阳闲住。可那股臭味一直跟着他,走到哪儿都被人嫌弃。有回司马炎设宴,让他陪坐,满座的人都捂着鼻子,他自己却好像闻不到,还厚着脸皮说:“陛下要是想统一天下,臣愿意为您带路。”司马炎听了直笑:“你还是先把自己身上的味儿弄干净再说吧。” 没过几年,孙皓就在洛阳病死了,死的时候才四十二岁。有人说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被人活活恶心死的。他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丢进粪坑的是金佛,丢掉的却是人心;用污秽浇灌的是佛像,玷污的却是整个吴国的国运。 其实哪有什么“天谴”?不过是作恶多了,众叛亲离,连自己的身体都跟他作对。孙皓的臭味,是他残暴统治的遮羞布,也是历史对他的嘲讽——一个不把百姓当人看,不把神明放眼里的君主,就算没有金佛报应,也迟早会被自己的荒唐葬送。 参考书籍:《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资治通鉴·晋纪》《建康实录》

0 阅读:213

评论列表

海之子

海之子

1
2025-08-25 20:44

胡编乱造,垃圾

猜你喜欢

猫头鹰说历史

猫头鹰说历史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