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同学正在独立开发周末测试了下,想看看现在AI编程到底能将构建最小可用

艺思同学 2025-08-25 12:47:31

Easy同学正在独立开发 周末测试了下,想看看现在AI 编程到底能将构建最小可用产品(MVP)的速度提升到什么程度。

答案比我想的好:一个 MVP 从想法到实现大概就一天(4~8 小时),我一个周末做了两个。不是玩具,是真实世界项目。一个Web,一个APP。

第一个是 樱桃钨,这是一个 AI 访谈工具,直白点说就是让 AI 来采访你(和你最近的创作),然后写采访稿。

纯前端 SPA,但整合了 BYOK 方式的 AI 功能。用 Qoder 的 Quest mode 创建,等了十几分钟,完成度已经 70% 了。但剩下都在不停地改细节和 bug。

最终实现程度还不错,包括语音输入都加上,整体耗时 6~7 小时。

第二个是 OpenMode,这是 OpenCode( 类似 ClaudeCode/ Gemini Cli 的 AI 命令行 Agent ) 的移动端 APP。基于 Flutter 实现,直接可以全平台。

我把OpenCode 的源码、文档和 openapi 规范丢给 Cursor,让它写个 APP。这个比较折腾一些,但在(多次)提示它严格按照 openapi 实现以后,问题就少了很多。默认生成的界面也很丑,但让它自己按高大尚的标准去美化以后,看起来也不错了。

4 个小时左右吧,基本就能用了,流式事件也加上了。

这两个项目的源码都放到 Github 了,MIT 授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

并不是编程工具的广告,主流工具基本都能做到。我想说的是,现在构建 MVP 的时间,已经和几年前我们做一个落地页的时间一样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精益创业的流程变得更为快速,有了想法就可以立刻构建mvp,然后获取关于用户需求和市场的认知。这个认知循环变得非常的快,甚至比你在社交媒体上去跟别人讨论,或者自己去瞎猜都要省时间。

这允许我们即使是做独立开发,也可以大量试错。

另一方面,对程序员来讲,做Side project变得更容易了。

我甚至觉得以后可能就是你坐在沙发上边休息,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打开手机把这个想法告诉AI,然后AI 就开始做 MVP。你在那边一边看电视一边监测进度,指导它做一些修改。等几集电视剧看完,MVP就基本做完了。

这个以后其实是现在。用手机装个 ClaudeCode 就能这么干。为什么我去折腾OpenMode,就是为了优化(自己的)移动端Vibe Coding体验。

0 阅读:7
艺思同学

艺思同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