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滇军元老、原国民党兵团司令卢浚泉被特赦,沈醉、范汉杰酸溜溜地说:“谁

帝王八卦 2025-08-25 05:05:20

1959年,滇军元老、原国民党兵团司令卢浚泉被特赦,沈醉、范汉杰酸溜溜地说:“谁叫人家有个好侄子呢!” 辽沈战役打响后,东北的解放军首长给时任国民党第六兵团司令官、锦州警备司令的卢浚泉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认清大趋势,选择和平起义,避免遭受不必要的伤亡。 但卢浚泉当时内心十分纠结,始终未能下定决心。 卢浚泉本是滇军93军军长,抗战胜利后率部进入东北。蒋介石为了拉拢卢浚泉,不断给他加封官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卢浚泉由军长,一步步晋升到兵团副司令、第六兵团司令官、锦州警备司令。 在卢浚泉看来,老蒋对他有知遇之恩,再者,他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锦州城防坚固,又有十万之众的守军,一时半会,解放军是难以攻克的。 此外,卢浚泉还担心若阵前起义,会连累到在云南的亲人,尤其是他的侄子卢汉。 当时卢汉担任云南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手握大权,卢浚泉从内心讲,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抉择给侄子带来麻烦。 然而,战场形势变化迅速,锦州很快就被解放军攻克。 锦州解放后,卢浚泉带着一家老小试图逃离。他换上普通百姓的服装,打算从小路蒙混过关。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口浓重的云南口音成为了暴露身份的关键。 解放军在盘查时,发现这群说着云南方言的人形迹可疑,经过一番询问,卢浚泉的心理防线彻底瓦解,无奈之下只好坦白身份:“我就是锦州警备司令,国军第六兵团司令官卢浚泉。” 被俘之后的卢浚泉,人生迎来了重要转折。 解放军首长接见了卢浚泉,在交谈过程中,他表现出较为配合的态度,而不像后来被俘的廖耀湘等人有抵触情绪。 解放军首长提出,为了减少更多无辜人员的伤亡,加快东北解放的进程,希望卢浚泉能给当时驻守长春的滇军60军军长曾泽生发去电报,劝说其率部起义。 卢浚泉经过仔细考虑,给曾泽生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诚恳地分析了当前的战争局势,希望曾泽生能以大局为重,停止无意义的抵抗,配合解放军完成解放大业。 曾泽生本就有起义的打算,卢浚泉的信对他下定决心,起了一定的作用。 后来,卢浚泉被送去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在这里,战犯们既要接受系统的思想教育,也要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改造。 卢浚泉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且展现出积极改造的态度。他练就了一手砌墙的 “绝活”,瓦刀在他手中运用得十分熟练,砌墙技术精湛,速度快且质量好,其他人都难以相比。 卢浚泉砌的墙坚固耐用,从未出现过倒塌的情况,让一同改造的杜聿明、王耀武、沈醉等“同学”啧啧称奇。 卢浚泉之所以能在功德林积极改造,一方面是因为他看清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另一方面,他侄子卢汉在云南的行动也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 1949年12 月,卢汉通电起义,宣布云南和平解放。卢汉也因此成为备受赞誉的起义将领。 卢浚泉得知卢汉起义后,情绪很是激动,他向管理所的干部表态,说希望通过积极改造获得新生。 1959年,新中国决定进行首次战犯特赦。 在确定特赦名单时,相关部门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对于卢浚泉来说,他在锦州战役后劝说曾泽生起义的举动,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立功表现。 同时,卢浚泉在功德林改造期间的良好表现,积极参加劳动、认真学习,也得到了管理所工作人员的认可和好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卢浚泉的侄子卢汉的影响力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卢汉在云南起义,为加快解放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卢浚泉作为卢汉的叔叔,在一定程度上也借助了这份亲情的助力。 当特赦名单公布,卢浚泉的名字出现在其中时,引起了不少战犯的惊讶和议论。 像沈醉、范汉杰等人,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 辽沈战役中,范汉杰是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锦州指挥所主任,是卢浚泉的顶头上司。范汉杰觉得卢浚泉和他当时都是顽固抵抗,不愿投降的,可如今卢浚泉获得特赦,而自己还要继续留在功德林,心中自然有些不服气。 沈醉虽然和卢浚泉关系不错,但他也清楚卢浚泉能被特赦,侄子卢汉的因素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才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出 “谁叫人家有个好侄子呢!” 这样的话。 被特赦后的卢浚泉,迎来了全新的生活。他走出功德林,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1979年9月20日,卢浚泉在昆明病逝,年81岁。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