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杀害过小萝卜头的国民党特务杨钦典,偷偷将19名革命志士放出监狱,这一举动让本该处极刑的他有了一个意外的结局! 一个曾亲手掐死8岁孩子”小萝卜头”的国民党特务,却在1949年11月27日的关键时刻,偷偷释放了白公馆里的19名革命志士。这个矛盾的举动,彻底改写了杨钦典的人生结局,让这个本该被枪毙的刽子手,竟然活到了89岁高龄。 杨钦典,1918年出生在河南郾城县大刘镇周庄村一个穷苦农家。那年头农村条件艰苦,杨钦典从小就没读过书,只能跟着父母下地干活。1940年4月,为了躲避抓壮丁,22岁的杨钦典考进了胡宗南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教导团。军校训练很严格,但他咬牙坚持下来,学会了基本的军事技能。1942年他被分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当骑兵,后来因为个子高被选进蒋介石的警卫团。 杨钦典进入国防部保密局特务队担任班长,在抗战和内战期间给宋子文、孔祥熙等大人物当过警卫。1948年,他被调到重庆歌乐山白公馆当看守班班长,负责管理那些被关押的政治犯。白公馆里关着不少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包括罗广斌、许晓轩等人。 1949年秋天,国民党在大陆的败局已定。为了销毁证据,他们决定对政治犯进行清理。9月6日,杨钦典奉命参与了杀害杨虎城一家和宋绮云一家的行动,他亲手掐住了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的脖子。杨钦典下手时可能内心有些犹豫,用力不够狠,小萝卜头倒地后还在挣扎,另一个特务杨进兴看不下去,冲进来用匕首结果了孩子的性命。 杀害小萝卜头这件事给杨钦典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几天后,罗广斌在巡逻时叫住杨钦典,告诉他新中国已经成立,重庆即将解放,劝他给自己留条后路,想办法救下狱中的革命者。这些革命者平时跟杨钦典聊天,讲道理,说国家大事,让他慢慢开始反思自己在干什么。 1949年11月27日,重庆发生了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那天下午开始,国民党特务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疯狂屠杀政治犯。到了深夜,白公馆的看守大多被调到渣滓洞支援,只剩下杨钦典一个人看守着19名革命者。上级下达命令,要他在凌晨3点处决这19个人。 关键时刻,罗广斌等人抓住机会做杨钦典的思想工作。远处传来解放军的炮声,国民党大势已去。杨钦典站在牢房前,握着手里的钥匙,内心激烈斗争。想起小萝卜头临死前的眼神,再看看这些为了老百姓拼命的革命者,他做出了改变一切的决定。 杨钦典把钥匙和一把铁锤交给罗广斌,让他们准备越狱。他先出去查看周围情况,还故意告诉其他警卫说解放军进城了,让他们赶紧撤退。确认安全后,杨钦典在楼上用力跺了三下脚,这是约定的信号。包括罗广斌在内的19名政治犯成功冲出白公馆,逃到后山脱险。 重庆解放那天是11月30日。杨钦典没有逃跑,而是在罗广斌陪同下主动到公安局自首。他老实交代了自己参与杀害小萝卜头和杨虎城等人的罪行,也详细说明了释放19名革命志士的经过。罗广斌等人都为他作证,证实了他在关键时刻的选择。 新政府在审理杨钦典案件时,充分考虑了他的犯罪事实和立功表现。按理说他手上有人命,本该判死刑,但因为救了19个人的命,法庭认定他有重大立功表现,免除了死刑,给予宽大处理。 出狱后,杨钦典拿着一点路费回到河南老家,重新拿起锄头种地。村里人不知道他的过去,只看到一个勤劳本分的庄稼汉。但到了1966年,他的特务身份被重新翻出来,被判20年有期徒刑,关在四川监狱里。1977年,妻子因承受不住压力去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1982年,重庆法院重新审理杨钦典的案子,确认他在1949年释放19名革命志士确实是重大立功行为,给他平了反。出狱时他已经64岁,头发全白,腰背佝偻。 回到河南后,杨钦典继续务农。从1998年开始,他多次去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祭扫,每次都带着自己种的土特产。2004年11月27日,86岁的杨钦典在孙子陪同下来到白公馆祭拜遇难烈士。2006年,杨虎城的孙子杨瀚专门来河南看他,没有责备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反而安慰了他。 2007年11月17日,杨钦典在河南老家去世,终年89岁。这个曾经的刽子手,也是19个家庭的救命恩人,就这样结束了他充满矛盾的一生。 杨钦典的故事让人深思:人性是复杂的,即使是作恶的人,在关键时刻也可能做出正确选择。他既是罪人也是功臣,一个决定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你觉得历史应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人?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1949年,杀害过小萝卜头的国民党特务杨钦典,偷偷将19名革命志士放出监狱,这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8-24 21:57:45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