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父亲在湖广江陵老家病逝。
按照明朝以孝治天下的伦理和丁忧制度,官员父母去世,必须立即辞去官职,回乡守孝二十七个月,称为丁忧。
然而,当时张居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万历皇帝朱翊钧年仅15岁,也极度依赖他的辅佐,一旦张居正离开,改革很可能人亡政息,朝局也会陷入动荡。
因此,万历皇帝和皇太后下旨夺情,即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要求张居正在官守制,不必回乡丁忧,可以素服办公,俸禄照领。
这虽有其先例,但极为罕见。
此举立刻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翰林院编修吴中行、赵用贤,刑部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等官员纷纷上疏,激烈反对。
他们认为夺情违背了儒家最基本的孝道伦理,张居正若贪恋权位而不尽人子之孝,如何为天下人表率?他们的言论慷慨激昂,直指人心。
年轻气盛的万历皇帝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大臣们结党攻击他的老师,下令在朝堂上对吴中行等人施行残酷的廷杖,艾穆、沈思孝各杖八十,吴中行、赵用贤各杖六十,几乎被打死,随后又被削职流放。
尽管张居正最终成功夺情,留在了位置上,但此事对他的声誉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他打压言官的行为,被许多清流士大夫视为权奸之举,使他失去了道德制高点,也为日后死后被清算埋下了深深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