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快递怎么签收?寄件人和快递员都有一套辨认方法 现在我们收快递,签个名、扫个码就完事,方便得很,可在没有电子设备的古代,那些重要的信件、货物要怎么确认送到了指定人手里?寄件的人又怎么保证接货的是正主,没被冒领? 先说说官方的快递系统,驿传,这玩意主要负责传递公文、军情,有时候也帮官员捎带些重要物品,相当于古代的国家邮政,因为传递的东西往往关系重大,签收环节特别严格,绝不能马虎。 那他们靠啥确认身份呢?最常用的是符信,就像现在的快递单加身份证,不同朝代的符信长得不一样,商周时期用圭璋,就是一种玉制的礼器,分成两半,送信的人拿一半,接收方拿另一半,合在一起对得上,才算靠谱。 到了秦汉,改用铜符和木契,上面刻着文字和花纹,有的还会注明使用次数和有效期,比如汉代的传,就是一种木制的通行证,上面写着持证人的姓名、身份,还有要送达的地点,接收机关核对无误后,会在上面盖章签收,有点像咱们现在快递单上的签收章。 唐代的驿传更规范,用驿券和银牌,驿券是纸质的凭证,由官府发放,上面写着任务详情;银牌则是高级凭证,一般给紧急军情使用,比如敕牌,正面刻着敕走马银牌,拿着这个牌子,沿途驿站必须优先接待,签收时还要登记牌子的编号,万一丢了,那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除了符信,官方快递还有文书登记制度,送信的人出发前,会拿到一份递铺历,上面详细记录着信件的类别、封皮颜色、发送时间、经手人,到了每个驿站,接收的官吏要核对这些信息,然后在历书上签字画押,写上接收时间,就像咱们现在快递的物流跟踪记录。 如果是加急件,比如八百里加急,签收时还要计算路上用了多少时间,是否按时送达,耽误了可是要追责的。 再说说民间的快递,普通老百姓要寄东西,没法用官方驿传,只能靠熟人捎带,或者找专门的脚夫货郎帮忙,后来慢慢出现了镖局,专门负责押送贵重物品,相当于古代的物流公司。 民间快递的签收和辨认,花样比官方的更多,毕竟没那么多规章制度,全靠双方约定。 最常见的是信物辨认,寄东西的人会和接东西的人事先约定一个信物,比如一块玉佩、半枚铜钱、一张写了暗号的纸条。 送信的人见到接货人,先拿出信物对一对,对上了才能交货,《水浒传》里就有这样的情节,林冲发配沧州,鲁智深要暗中保护他,两人约定用禅杖和花枪作为辨认信号,虽然不是快递,但道理是一样的。 还有暗号和暗语,尤其是商人之间寄运贵重货物,怕被人冒领,会事先说好几句只有他们才懂的话,比如问你家的米缸多大?答能装三担金,这样的对话外人听不懂,但接货的人一听就知道对方是自己人。 有些镖师和货主还会约定手势,比如摸鼻子代表货已安全,拍肩膀表示可以交货,这些无声的暗号在人多眼杂的地方特别管用。 民间快递也有签收凭证,不过不像官方那么正规,有时候就是一张简单的纸条,上面画个特殊的记号,比如一个歪歪扭扭的吉字,或者画个只有双方才懂的图案。 接货人收到东西后,会在纸条上按个手印,或者回赠一个小物件,让送信的人带回去给寄件人,作为已签收的证明,如果是长期合作的商号,还会用图章,每个商号都有自己独特的印章,接收货物时盖章确认,就像现在的公司签收章。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古代快递的签收和辨认,核心都是为了两个字:靠谱。 那时候没有监控,没有电话,要保证东西不丢、不错、不被冒领,只能靠这些土办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藏着古人的智慧,用信物和约定建立信任,用登记和核对保证责任,一套流程下来,比咱们想象的要严谨得多。 这些方法既土又巧,既简单又有效,背后藏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机制,还有对责任的较真,直到今天,我们快递签收时的核对身份签字确认,其实和古人的思路一脉相承,只是工具更先进了而已。
古代快递怎么签收?寄件人和快递员都有一套辨认方法 现在我们收快递,签个名、扫个
你好爆爆呀
2025-08-21 11:22: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