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车祸公共讨论莫偏离事件焦点 | 新京报快评】近日,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的一则情况通报,引发了舆论关注。通报针对网上发布或转发“小米汽车撞死人”相关信息,做了情况说明:2025年2月11日13时53分,王某驾驶小米牌小型轿车(车内1人)沿临颍县滨河路由西向东行驶过程中驶入道路左侧(北半幅),与由东向西行驶的白色本田牌小型轿车(车内6人)发生碰撞,造成4死2伤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县公安局对王某依法进行逮捕。目前,县人民法院正在依法进行审理。
4死2伤,这是一起何其惨痛的交通事故。遇难者中还有未成年的孩子,他们的猝然离开,对其背后的家庭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这起事故无论从事故本身的伤亡程度,还是从审理过程中村支书为肇事者私自开证明而言,都具有极大的警示和反思价值。唯有严厉追责,方能告慰死者,宽慰生者。
不过,随着案件的开庭审理以及媒体报道的介入,此案开始有失焦之嫌,不少人似乎对涉事车辆品牌更感兴趣,并由此脑补出一些与事故本身无关的信息,这已远远偏离了此次事件的核心样貌。
不得不提的是,舆论场的“歪楼”,可能与当初事故发生后,当地交管部门在事故认定责任书中直接点名小米汽车有关。相关文书在被上传到网上后,从而引发了对事故车辆品牌的讨论。事实上,在8月18日当地做出的最新通报中,同样披露了相关车辆品牌,无形中又进一步强化了相关声量,让人遗憾,于社会无益,让企业无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