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的读者里,总有人觉得贾母对薛宝钗冷若冰霜。可翻遍全书,老太太夸宝钗的

闻史忆今阁 2025-08-19 00:55:45

在《红楼梦》的读者里,总有人觉得贾母对薛宝钗冷若冰霜。可翻遍全书,老太太夸宝钗的次数比夸亲孙女还多。 当众人都在贾宝玉的怡红院闲坐时,贾母竟当着薛姨妈的面直言:“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王夫人紧接着补了一句:“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若真厌恶一个人,何必人前人后如此夸赞? 更实在的是行动。薛宝钗十五岁及笄之年,贾母主动掏了二十两银子,特意嘱咐王熙凤好好置办酒戏。连凤姐都打趣:“这个够酒的?够戏的?”但这份心意假不了,贾府规矩森严,若非真心喜欢,老太太大可不必为一个外人如此费心。 可问题来了,既然欣赏,为何死活不让宝钗做孙媳妇? 答案藏在清虚观打醮那场戏里。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句句暗指薛宝钗。贾母当场把话堵死:“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儿再定罢。”和尚挡婚的借口,连脂砚斋都忍不住笑评“亏贾母想得出来”。 门第之见才是贾母心中真正的坎。她堂堂尚书令史公之女,荣国公诰命夫人,怎甘心让最疼爱的宝玉娶商人之女? 翻翻贾府婚配史:贾敏嫁的是探花郎林如海;贾珠娶了国子监祭酒之女李纨;贾琏娶的是王家嫡女王熙凤。薛家纵然富贵,士农工商的阶级鸿沟,在那个时代根本无法跨越。 更让贾母警惕的是王家势力的渗透。王夫人掌内务,王熙凤管荣国府,若再添个王家外甥女薛宝钗,贾家岂不变王家后院?老太太看得明白,联姻不是结亲,是政治! 所以才有那些绵里藏针的过招。薛宝琴一进府,贾母又是问生辰八字,又是送凫靥裘(野鸭子毛做的),给宝玉的却是金翠辉煌的雀金裘(孔雀毛做的)。明眼人一看就懂,薛家再好,终究是“野丫头”,配不上贾府的真孔雀。 元宵夜宴上,贾母索性撕破脸。借《凤求鸾》掰谎,句句直戳薛家心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见个清俊男人就想起终身大事,鬼不成鬼贼不成贼!” 薛姨妈赖在贾府多年图谋金玉良姻的心思,被老太太当众扒了个干净。 最耐人寻味的是蘅芜苑那场戏。刘姥姥逛大观园时,贾母踏进宝钗雪洞般的屋子,当即沉了脸:“年轻姑娘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她命鸳鸯取来自己的体己古董摆上,看似体贴,实则宣告着价值观的鸿沟。宝钗的刻意朴素,在贾母眼中是离了千金小姐的“格儿”。 贾母手中那把量人的尺子,一头刻着门第,一头刻着利益,唯独少了人情二字。她真心赞宝钗稳重,却更怕商贾背景玷污贾府门楣;她心疼黛玉孤苦,却不敢对抗皇权支持的元春指婚。贵族老太君的清醒与冷酷,全在这矛盾里了。

0 阅读:2
闻史忆今阁

闻史忆今阁

从历史角度审视当下,以全球视野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