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亏大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今年6月被外资企业72亿买走,紧接着该外资又转手将其卖了800亿,利润高得都让人不敢想。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款药叫BNT327,原本是中国药企普米斯生物研发的PD-L1/VEGF双抗药物,编号PM8002。 双抗简单说,就是能同时攻击癌细胞的两个“命门”,一边激活免疫系统杀癌细胞,一边切断肿瘤的血管让它“断粮”。 这种设计在癌症治疗里可太关键了,尤其对三阴性乳腺癌这类难治的癌症,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患者用了这药后肿瘤缩小的比例超过50%,疾病控制率高达90%,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 根据公开资料,普米斯生物从2018年,就启动了PM8002的研发,到2023年底卖给BioNTech的时,已经推进到全球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进度在全球同类药物里排前三。 为了搞这个研发,普米斯前前后后投入了超过2.4亿美元,可别小看这点钱,在生物医药行业,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得花10亿美元,耗时10年以上,成功率还不到10%。 普米斯能把药推进到Ⅲ期,背后科研人员吃的苦、流的汗可想而知。 可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么好的药,为啥要低价卖给外资呢? 首先是资金压力,普米斯虽然融到了2.4亿美元,但Ⅲ期临床试验是最烧钱的阶段,得招募大量患者、做长期跟踪,这点钱根本不够用。 2023年的时候,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的投资降温,普米斯再想融资难上加难。 这时候BioNTech抛出橄榄枝,虽然首付款只有5500万美元,但承诺后续根据研发进展支付最高10亿美元的里程碑款,还保证帮着推进全球临床试验。 对普米斯来说,这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不卖可能连临床试验都做不下去,更别说上市了。 再往深了说,这里面还有战略考量,BioNTech是全球知名的药企,人家手里有成熟的研发管线和销售渠道。 普米斯把PM8002卖给BioNTech,既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借助人家的资源加速药物上市。 要是普米斯自己单打独斗,就算药研发出来了,在国际市场上也很难和跨国药企竞争。 这就好比种地,你辛辛苦苦种出了好苗子,但没有销售渠道,最后可能只能低价卖给中间商。 普米斯这招,说白了就是“借船出海”,虽然短期看吃了亏,但长期说不定能换来更大的市场。 可这一转手,咱们国人以后用这药会不会更贵呢? 这还真得担心,就拿君实生物的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来说,在国内医保价格一瓶不到2000元,可到了美国市场,价格直接涨到6万多元,价差33倍! 因为定价权不在咱们手里,BNT327被外资买走后,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定价,大概率会由外资说了算。 现在国内创新药的中外价差,普遍在十几倍到三十几倍,进口药到了中国价格反而更低,这种倒挂现象太不正常了。 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BioNTech愿意花72亿买咱们的药,还能转手卖出800亿,说明咱们的研发实力,已经得到国际认可。 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AK112,在和默沙东“K药”的头对头试验中疗效更优,结果美国Summit公司花5亿美元买走海外权益,现在市值暴涨10倍。 这说明咱们的创新药,已经从“跟跑”变成“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开始“领跑”。 这是好事,但也提醒咱们,光有研发能力还不够,还得学会在国际市场上谈判,把定价权攥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件事也给了咱不少教训,现在国内药企得提升资金运作能力,生物医药是“烧钱”的行业,光靠融资不行,还得学会多元化融资,比如发行债券、和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商保产品。 而且还得加强国际化布局,你看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从研发到上市只用了7年,还通过了美国FDA的核查,现在全球销售额破10亿美元。 这说明咱们有能力把药卖到国际市场,但得提前布局专利和销售渠道。 最后也必须完善支付体系,现在国内创新药主要靠医保支付,可医保基金压力大,得发展商业保险,让更多患者用得起好药。 说白了就是,咱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亏”,得看到背后的“机”。 这次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的短板,也照亮了未来的路。 只要咱们把研发、资金、国际化这几块短板补上,中国医药产业,一定能在全球市场上挺直腰杆,不再只赚辛苦钱。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有高人预测,15年后中国可能会变成这样:1、经济排到世界第一,但是钱却更难赚了
【120评论】【168点赞】
用户10xxx05
就算能治好,价格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