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2岁的茅盾出轨了女学生秦德君。不久后,秦德君说:“我怀孕了!”茅盾

历史不陌生 2025-08-16 15:20:01

1928年,32岁的茅盾出轨了女学生秦德君。不久后,秦德君说:“我怀孕了!”茅盾赶紧说:“打掉吧!”一年后,秦德君再次怀孕,茅盾为难地说:“等4年后,我攒够2000元的离婚费,就娶你,这个也打掉吧!” 1928年夏天,去往日本的轮船上,32岁的茅盾正愁眉不展。 此时,他和妻子的关系已经冰冷到极点,婚姻仿佛一纸空壳。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一个聪明、活泼、又带点叛逆劲的女人。 长途旅程里,两个原本陌生的人,因为共同的孤独和压抑,渐渐靠近。 谁也没想到,这段情感会在后来演变成婚外恋。 而且女方两次怀孕,两次被迫流产,承诺变成空话,最终留下的只是失望和伤痛。 要理解这段故事,就得先说说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靠笔力写出《子夜》那样的经典,被公认为现代文学的中流砥柱。 可在婚姻上,他并不光彩。 1916年,他和孔德沚结婚,这是家里安排的婚事,新娘出身农村,没什么文化。 婚后虽在婆婆的督促下学了些字,但夫妻之间的隔阂始终存在。 一个人心系文学与新思想,一个人还停留在传统的生活节奏里,两人长期各过各的。 到了1928年,茅盾已成名作家,却在家庭里感到窒息。 而秦德君的经历更是跌宕。 她出生于江西,自称是秦良玉的后人。少年时代便受新思潮影响,早早投身妇女解放运动。 20岁出头就担任过中共地方组织的重要职位,还做过妇女部长。 可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她和组织失去联系,只身来到上海。 彼时的她,既有理想,又带点漂泊的无依。 陈望道建议她去日本读书,以便继续联络海外的中共组织。 于是,她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航船,而这艘船,也带来了和茅盾的纠缠。 在日本的日子,茅盾住在旅馆写作,秦德君则学习语言。 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早上他敲门催她起床,午饭总要一起吃,晚上甚至会去看电影。 孤男寡女同处异乡,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很快,他们同居在京都。 表面上,这只是一个寂寞作家和一个年轻女学生之间的浪漫,但暗潮汹涌的现实却很快显露。 1929年夏天,秦德君怀孕了。 她满心以为这是两人关系更进一步的契机,没想到茅盾却冷下脸,劝她把孩子打掉。 他的理由很现实:自己还没离婚,生下孩子只会惹出麻烦。 秦德君只好独自回国接受手术,身体与心灵双重受创。 可伤口还没愈合,她还是选择回到茅盾身边。 年轻的她相信,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修成正果。 然而一年后,几乎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 1930年,她又怀孕了。 这一次,她心中还有点希冀,或许茅盾会有所改变。 但茅盾却依旧逃避,他抱着她,还是那句话:再忍四年,等我攒够2000块钱的离婚费,就娶你。 秦德君最终还是妥协,第二次动手术,这一次,她彻底心灰意冷。 她终于明白,茅盾的承诺不过是安抚,是缓兵之计。 他有家庭、有事业,不会为了她去掀翻眼前的一切。 孔德沚知道后曾跑来大闹,茅盾的沉默,更让秦德君彻底死心。 1930年,这段感情戛然而止,两人最后留下一张合影,面无表情,仿佛彼此都知道,这是终点。 分开后,秦德君一度精神崩溃,甚至试过自杀。 幸好朋友相救,她才慢慢恢复过来。 之后,她继续革命工作,后来也结过几次婚,最终算是安稳下来。 她活到了94岁,晚年出版自传,把这段往事坦率写出。 反观茅盾,他乖乖回到孔德沚身边,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 此后几十年,他成了文学巨匠、新中国的文化部长,风光无限。 孔德沚始终没有离开他,夫妻表面上算是走了一生。 可在茅盾的人生履历里,那段和秦德君的故事,始终是无法抹去的灰色。 多年以后,当秦德君在文章里披露这段往事,世人一片哗然。 有人骂她揭旧账,有人说她敢于直面真相。 无论评价如何,故事本身已经说明一切。 茅盾在感情里缺乏担当,把爱人推到绝境,还用“2000元离婚费”这种借口搪塞。 秦德君年轻时满腔热情,却错把幻想当成未来。 这段感情放在今天看,依旧令人唏嘘。 它提醒人们:才华和道德从来不是一回事。 一个人可以写出动人心魄的文字,但在私生活里却未必光明磊落。 感情也不是单靠激情就能维系的东西,缺了责任,承诺再动听也是空话。 秦德君最终是靠自己站起来的,而茅盾则背负了一个文学家难以抹去的阴影。 爱情可以让人奋不顾身,但也可能让人伤痕累累。 真正能走下去的感情,不是依赖华丽的承诺,而是愿意承担、愿意兑现的担当。 这段故事,留下的不是浪漫,而是警醒。

0 阅读:202

猜你喜欢

历史不陌生

历史不陌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