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1日,美军打开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大门后,一些被关押者却并没急着离开,而是第一时间找到这两名德军守卫。 这帮囚犯要找的,是集中营的“国王”和“王后”——司令官卡尔科赫和他老婆伊尔丝科赫。 说起这对夫妻,那可真是“臭名昭著”这个词的活体代言人。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坐落在德国文化名城魏玛的旁边。歌德、席勒这些大文豪都曾在这里生活,可以说,魏玛是德国精神的骄傲。但就在这么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纳粹建起了德国本土最大的集中营之一,专门用来“劳改”。 从1937年到1945年,这里关过25万人,至少5.6万人没能活着出去。这儿不像奥斯维辛那样,主要功能是毒气室流水线杀人。布痕瓦尔德的恐怖,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夹杂着极致变态和精神折磨的绝望。囚犯们要给西门子、法本公司这些德国大企业当牛做马,生产战争物资。据说,德军有四分之一的枪支都是这里造的。 而统治这个“独立王国”的,就是卡尔科赫。他是个狂热的纳粹,手段狠辣,把集中营当成了自己的私产。但今天的主角,是他的老婆,伊尔丝科赫。 这个女人,被囚犯们私下里起了很多外号,比如“布痕瓦尔德的女巫”,或者更直接的,“布痕瓦尔德的娼妇”。她不是简单的杀人魔,她的变态,体现在一种令人发指的“艺术品位”上。 伊尔丝有个特殊的癖好,她对囚犯身上的纹身特别感兴趣。每次有新囚犯被送来“体检”,她都会像逛集市一样,在队伍里溜达,仔细端详那些骨瘦如柴的身体。一旦发现哪个囚犯身上的纹身图案特别精美,她就会两眼放光,用手指一下,这个人就会被单独拎出来。 这些被“选中”的人,下场只有一个:被处死,然后他们带有纹身的皮肤会被完整地剥下来。 这些人皮有什么用?伊尔丝会把它们做成各种“艺术品”:灯罩、钱包、手套,甚至是书籍的封面。她家的别墅里,摆满了这些由遇难者皮肤制成的“战利品”。 这种事,光是听一听,就让人脊背发凉。它已经超出了战争和杀戮的范畴,进入了反人类的领域。所以,当1945年4月11日,美军的坦克撞开布痕瓦尔德的大门时,那些幸存者心里最惦记的,就是这对恶魔夫妻。对他们来说,自由固然可贵,但正义必须得到伸张。哪怕自己已经饿得站不稳,也要亲眼看到这两个人被抓住。 然而,事情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特别讽刺的转折。 囚犯们冲去找卡尔科赫,却发现,这个集中营司令官,竟然已经被德国人自己给枪毙了。就在美军解放这里的前几天,卡尔科赫被党卫军内部法庭判了死刑。为啥?不是因为他屠杀囚犯,反人类,而是因为他贪污腐败。他把从囚犯身上搜刮来的金戒指、金牙和财物中饱私囊,做得太过火,连党卫军都看不下去了,于是清理了门户。 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最终没死在正义的审判下,而是死在了分赃不均的内讧里。这可能是对纳粹政权本质的最好注解。 国王死了,那“王后”伊尔丝呢?她更狡猾。在美军抵达之前,她就嗅到了危险,早就跑了。 所以,4月11日那天,幸存者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两名守卫。但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他们涌向美军士兵,用尽所有力气,诉说科赫夫妇的罪行。他们描述那些人皮灯罩,描述那些被无故虐杀的同伴。他们的身体虽然没有离开,但他们的控诉,已经开启了对伊尔丝科赫的漫长追捕。 伊尔丝科赫最终在1945年6月被美军抓获。审判她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那些人皮制品,大部分都被她销毁了,物证不足。控方找来了很多证人,都言之凿凿说见过那些东西,甚至参与过制作。但法庭上,这很难构成铁证。 更离谱的是,伊尔丝在被关押期间,为了逃避死刑,竟然勾引了监狱里的其他战俘,并且成功怀孕。靠着这个孩子,她一度从死刑改判为终身监禁。 这个消息当时激怒了全世界。一个沾满鲜血的女魔头,竟然可以靠这种手段玩弄法律。后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德国自己的法庭重新审理了她的案子,最终还是判了她终身监禁,永不得假释。 1967年,60岁的伊尔丝在德国的艾夏女子监狱里上吊自杀了。她在遗书里写,自己天天做噩梦,梦到无数的囚犯朝她吐口水,骂她是恶魔。她说自己再也受不了了。 这个女魔头,逃过了绞刑架,却没逃过内心的审判。
1945年4月11日,美军打开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大门后,一些被关押者却并没急着离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8-16 11:28:39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