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何时再战?日本前驻华大使宣称,现在开战等同于找死,等中国衰落的时候,就是真正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8-15 16:28:04

中日何时再战?日本前驻华大使宣称,现在开战等同于找死,等中国衰落的时候,就是真正的决战日!   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这位曾被日本政界视为中国通的人物,在卸任后接受采访时,竟毫不掩饰的宣称,现在开战等同于找死,等中国衰落的时候,就是真正的决战日!   为佐证其观点,垂秀夫还抛出一个粗野的拳击比喻:日本打中国3拳,中国会还10拳,打5拳,中国可能还30拳。 这绝非外交辞令的含蓄表达,而是将中日之间难以跨越的实力鸿沟,赤裸裸地摊在了桌面上。 其逻辑内核清晰得令人悚然,现在打不过,那就等,等一个如1894年甲午战争或1937年全面侵华时那样,中国积贫积弱的重临。 这种对历史成功经验的病态依赖,暴露了垂秀夫乃至日本部分势力始终未能摆脱的侵略思维定式。   更值得警惕的是,垂秀夫特意将钓鱼岛标记为未来决战的可能引爆点,宣称“钓鱼岛本来就是日本的”。 然而现实冰冷如铁,中国海警早已实现对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高密度巡航,中国海军力量的增长已让日本自卫队内部私下承认,一旦冲突爆发,中国有能力在极短时间内摧毁其海空主力。  垂秀夫的等待衰落战略,其根基是对今日中国的彻底误判。先不说,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是日本的四倍有余,仅一个长三角的经济体量就超越了整个日本。 而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完整的41个工业大类体系,在芯片突围、新能源车等领域持续突破西方封锁。 反观日本,深陷失去的三十年,产业空心化加剧,少子老龄化如同紧箍咒。试问,日本要靠什么卧薪?又拿什么尝胆呢?莫非真指望中国一夜崩塌吗?   这种危险思维的根源,与二战后的历史清算不彻底息息相关。美国为一己之私,将日本打造为东亚反共前哨,并未像改造德国那样彻底根除其军国主义土壤。 这就导致一种扭曲史观在日本社会持续弥漫,认为当年只是败给美国,而非中国。这种慕强心理,使其对美国俯首帖耳,却对中国充满历史性的轻视与不甘。 垂秀夫本人正是这种心态的鲜活标本,南京留学的经历并未唤起其对战争罪责的深刻反省,反而成了其激进对华立场的注脚。   当下的国际变局,正让日本的战略焦虑无处遁形。2025年,其GDP极可能被印度超越,跌至全球第四,心理优越感遭遇重击。 同时,美国在特朗普二进宫后对盟友挥舞关税大棒,甚至要求日本将防卫费猛增至GDP的3.5%,远超其财政承受力。 最新民调更显示,日本民众视美国威胁已超过朝鲜,日美关系深陷微妙与不确定之中。 日本试图以全球第三的造船能力,协助美国重振造船业来讨好换取让步,如同想用纸船渡过太平洋,徒劳且天真。   对于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痛失过半席位,沦为少数派政府。清华大学刘江永教授犀利指出,若首相石破茂不能有效遏制党内右翼势力,日本对华政策恐将陷入持续波动与对抗升级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日本当前外交一直呈现危险的双面性,一面在关税等经济议题上拒绝与中国协调,一面却在安全领域积极拉拢澳大利亚、菲律宾甚至引入北约力量,构筑对华军事威慑链,甘当美国战略棋子的意图昭然若揭。   但中国却对此保持了战略清醒与定力,王毅外长2025年3月访日期间,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直言: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更好开辟未来。 这既是严肃提醒,也为未来关系划下底线。当日本纵容台湾地区所谓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以私人身份窜访,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时,中方果断取消农业农村部部长访日行程以示反制。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掷地有声:日方若真有交往诚意,就必须言行一致,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所以,垂秀夫的卧薪尝胆论,本质上就是一场注定落空的自我安慰,一种战略懒惰的悲哀写照。 它将日本困在旧世纪的地图里,幻想着复制甲午年的荣光,却对西太平洋力量对比的革命性变迁视而不见,中国正稳步将美国影响力挤出区域,日本依附性安全的脆弱性日益凸显。 中日关系的未来,若不想重蹈历史覆辙,真正避免惹上大麻烦,就必须彻底走出军国主义的历史阴影,像其不得不尊重美国力量那样,学会尊重业已强大的中国与其核心利益。 因为中国的崛起不是流星一瞬,而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想等待中国衰落?怕是某些人要等到樱花树种满撒哈拉沙漠了。 参考资料: 日本又在幻想了🤣我们要卧薪尝胆反攻中国!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认为必须抓住...——哔哩哔哩个人账号 57424221093 外交部:日方如果有诚意同中方开展往来,就应拿出实际行动——长安街知事2025-08-14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初六睡不醒社会

初六睡不醒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