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特朗普又宣布了 8月15日,据可靠消息:特朗普政府正与英特尔谈判,计划以国家资本入股这家深陷财务泥潭的芯片巨头。消息一出,英特尔股价应声暴涨近9%,市值重回千亿美元。 仅仅一周前,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怒斥英特尔CEO陈立武“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并勒令其辞职;戏剧性的是,本周两人在白宫会晤后,特朗普竟态度逆转,盛赞陈立武的成功是“惊人故事”,还要求他与内阁成员共同制定支持方案。 这种戏剧性转变绝非偶然,它暴露出美国政府面对芯片产业困局时的现实妥协——当技术领先地位岌岌可危,政治姿态不得不让位于国家战略。 英特尔所面临的挑战极为棘手。财务方面,俄亥俄州工厂扩建有280亿美元资金缺口,可公司现金储备仅为120亿美元。技术层面而言,其至关重要的18A制程虽宣称性能胜于台积电N2,然而量产进度滞后,至今尚未公布良率。 更紧迫的是,美国芯片产能全球占比已从1990年的37%暴跌至12%,英特尔作为本土最后一家掌握7纳米以下工艺的企业,实质上成了美国芯片自主的“最后防线”。 特朗普政府此次入股设想,延续了其“国家队”干预产业的新模式。此前,美国国防部斥资4亿美元控股稀土企业MP Materials;商务部亦凭借“黄金股”掌控美国钢铁公司售予日本制铁之事。 对芯片行业的干预更为激进:不仅要求英伟达、AMD将中国特供芯片收入的15%上缴国库,如今更直接以国家资本入股企业。这种政府从幕后走到台前的策略,彻底颠覆了传统政企关系准则。 俄亥俄州的工厂项目沦为博弈焦点,这绝非偶然之事。该项目被前任CEO基辛格视为英特尔复兴的核心,却因资金短缺从“全球最大芯片基地”缩水为延期至2030年的“烂尾工程”。 有趣的是,该州恰是特朗普三次大选的关键票仓,副总统万斯曾任该州参议员。工厂能否重启,既是技术自主的胜负手,也是政治棋局的试金石。 国家注资虽能暂解燃眉之急,然难以消除行业深层隐忧。技术层面,若英特尔18A制程良率无法突破80%,千亿注资可能沦为“高端打水漂”;成本层面,美国芯片制造成本比亚洲高40%,英特尔38%的毛利率远逊于台积电55%; 这场国家资本与产业命运的豪赌,恰恰反衬出中国芯片自主路线的先见之明。当美国被迫以政府持股挽救企业时,中国早已通过系统性的产业政策和市场优势,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全链条培育自主生态。 中国坚持的科技自立自强道路,规避了因政权更迭导致产业震荡的风险,更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筑牢了技术安全的根基。英特尔股价狂欢的背后,是技术冷战时代大国博弈的残酷写照。 素材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官方账号 2025-08-15 04:19
特朗普“求”中国一件事,愿意提供最先进芯片,中方的回应很有原则。特朗普这回真“怕
【1评论】【1点赞】
用户12xxx60
美国芯片的后门,除了美国自己敢用,别的国家敢用吗?英特尔倒闭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