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美军舰硬闯黄岩岛,目标却不是南海,解放军随时由演转战! 在黄岩岛,美军又把旧把戏翻了出来。 “希金斯”号驱逐舰未经中方许可,8月13日突然闯入黄岩岛附近海域。美方解释是“自由航行”,中方照例驱离,南部战区出动海空兵力,全程监视。表面是一次熟悉的插曲,实则这回的背景、节奏和力量配置,和以往都不一样。 前一天,中国刚刚驱逐菲律宾海警船。这次美国跟得异常快,而且不是单舰表演——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军在菲律宾海拉起了近年来罕见的编队:四艘具备舰载机作战能力的“航母级”战舰同时现身。其中既有美国“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也有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轻航母,还有日本“加贺”号直升机航母,再加一艘美军“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虽然型号不尽相同,但搭载F-35B隐身战机、进行联合编队、对陆攻击演练的能力是明确的。 黄岩岛成了一个明牌的信号点:这是在通过南海,逼近台海。 美军这轮动作背后的信号传递其实不复杂。所谓“自由航行”不是重点,重点是“行动节点”——菲律宾挑事,美舰紧随,再组织大规模海上军演。这不是普通军演,而是为“多点冲突”预演战场条件。真正的目标,不在南沙,而在更北的那条海峡。 从节奏来看,这轮行动有三个特征: 第一,时间卡得精准。 菲律宾刚刚遭驱离,美军马上出手。显然不是临时决定,而是早就准备好的计划节点。美舰闯入之日,正值中方在南海举行实弹军演,明显意在逼中方表态。如果保持克制,美国就借题发挥炒作“软弱”;如果强硬回应,美方就有借口继续军事部署。 第二,行动全程包装成“多国联合反应”。 表面上是美国牵头,其实英日两国都被拉了进来,航母战力看似倍增。但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刚修复不久,日本的“加贺”号也不过是直升机母舰改装,其F-35B部署能力和实际作战半径远不及美舰。说到底,是凑数式炫耀。 第三,这不是“自由航行”,是政治演出。 美国国防部声明中,反复强调“维护地区稳定”“确保国际水域畅通”,但把船开进别国主权争议海域,本身就是挑衅。在黄岩岛问题上,中国控制和执法早已形成体系,美军此举意在制造摩擦,而不是解决争议。 而中方的反应,也没照过去剧本走。 这次“希金斯”号被驱离时,中方没有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强硬喊话,而是通过一份简短声明表明“全程跟监,依法驱离”,同时附上一张航拍照片:南海岛礁周边,雷达阵地、无人机巡逻和舰艇部署一览无遗。意思很清楚:没必要再多说,你们在哪儿,我们一清二楚。 与此同时,海南清澜海事局发布连续三天实弹军演公告。区域就在南海中部,明显与“希金斯”号事发海域部分重叠。这不是巧合,是用训练覆盖挑衅,以军事实力而非口头抗议,明确划线。 换句话说,这次中国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作答。你演我就训,你凑舰我调兵。既不升级,也不回避。 这一轮对峙的背景,其实比黄岩岛本身要复杂得多。 其一,是菲律宾角色变了质。 马科斯政府上台以来,越走越偏。表面上对中方频频示好,实则配合美军部署力度更大。仁爱礁搁浅军舰维护、增派海警船、拖拽补给物资,样样都踩线。最近还传出美国拟向菲律宾提供“海马斯”远程火箭系统,在吕宋部署,名义上是“海岸防卫”,实则剑指中国近海通道。 菲律宾被推到前线,美军则利用其身份打“代理人战争”——一旦中菲冲突升级,美方可出面“调停”,顺理成章进驻海域。说白了,美国人是希望南海乱,但不希望直接背锅。 其二,是美国试图用南海局势倒逼中国让步台海。 当前,美国正陷入对俄、对伊、对华多线博弈的泥潭。台海始终是其最关切区域,但直接挑衅代价过高。于是,借南海搅局,牵制中国注意力;同时制造“多线压力”,营造中国被围攻的舆论氛围。可问题是,这种操作在战术上有效,战略上却越来越乏力。 中国早已不再靠舆论安慰自己,军事部署、战略布局、制度建设一并推进。东盟“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已进入文本审议阶段,未来一旦定案,美国主导南海叙事的空间将被大幅压缩。 同时,中国在装备层面也加快转型。075型两栖攻击舰已经形成战力,福建舰也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歼-35、歼-50系列舰载战机逐步列装。而外媒早就发现,中国从2020年起每年新下水舰艇总吨位,是美国的2倍以上。所谓“数量不是关键”的说法,在海战态势面前正在被改写。 更关键的是,中国军队“由演转战”的能力已经成型。 过去演习是演习,实战是实战,两者之间隔着指令程序和战备流程;而现在的南部战区已经实现“动态转入”,即演练状态下可随时启动实战响应模块。军事指挥、后勤保障、火力调配、舆论发布一体化响应,一旦遭遇突发冲突,可在极短时间内切入反制模式。 参考资料: 《美军驱逐舰非法闯入黄岩岛 中方依法驱离》环球时报
8月14日,法新社报道:“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周三驶入南海黄岩岛领海,中国海军
【25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