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想哥昨天这条微博,这个文风舒服多了。理想的目标是i89月底累计交付量

六三充电中 2025-08-14 17:38:32

刚看到想哥昨天这条微博,这个文风舒服多了。

理想的目标是 i8 9 月底累计交付量破 8,000 辆,按照之前的时间规划,8 月 20 日开始首批交付,也就是说 40 天时间挑战 8,000-10,000 辆的交付量。

这个还是挺重要的,10.1 前能提车,很多买车的用户就能直接开出去玩儿了。

不过这个还是有一些挑战的,一方面是刚调整完 SKU,联合供应商的生产计划都得调整。

另一方面,不知道理想 i8 现在订单量如何,之前少军在直播的时候提到的数据好像是 6,000 辆,所以销售这边很明显是需要同步努力的。

今天刚好晚点、一见、36kr 都报了,理想调整了组织架构,撤销 “五大战区” 架构后,理想销服体系将采用 「大区 + 战区」的区域管理模式。

这个就不多展开了,等看疗效了。(主要看 i 系列)

之前一直说想发条长的,一直没发,主要是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踩理想一脚,问题很多人其实都说了。

我核心想表达的是 3 点:

1. 我并不觉得 i8 的产品力有问题。

造型吐槽的比较多、内饰变化不大、没有前备箱、化妆镜太小、没有超纤绒顶棚等等,这些都属于卖好了就不是问题,没买好就都是问题的问题。

小米 SU7 卖得好,副驾没有手机无线充电更不不是问题;当年 G9 卖得不好,什么座椅通风没有靠背的、只有一个手机无线充电、没有物理遮阳帘就都是问题了。

这些当然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但并不是导致这个结果的最终原因。

我对 i8 的底盘素质、智能化水平、NVH 水平、内饰品质、座椅舒适性、整车安全的评价依然是极高的。

2. 定价问题

这个事儿,我觉得一方面是前期价格预期管理的问题,一方面是轻敌了。

试完 i8 的以后,第一感觉是,对于买不起 MEGA 的人来说,i8 就是一个小 MEGA 的感觉,而且通过性更好。

想象一下发布会上,如果全程拿 MEGA 当价值锚点,产品力上可能有 MEGA 的 8 成,然后价格出来是 MEGA 的 6 成,这样会不会好很多?(但好像理想为了避免被叫 MPV,全程没有和 MEGA 一起比过。)

你要比配置可能没啥惊喜,但是像 NVH、底盘等等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就是好,属于基本到顶了,哪怕有一天你坐了朋友 50 万的车,再回来开自己的这个车也不会觉得差,甚至还觉得更好,综合体验吊打 L8。

以至于刚看到入门版价格和 L8 一样的时候,还挺惊喜的。(不过选完就失望了,要彩电的话居然要到 37 万……)

这里就要聊到第二个点了,i8 的定价明显轻敌了,这个轻敌主要就是 L90。

说来也是缘分,i8 本来是去年发的,然后改车尾延期到了今年,因为芯片又延到 7 月,刚好完全和 L90 撞期了……

L90 的价格我不止一次说超出我预期,首先 27.99 的预售价就超出预期的便宜,然后顶配的价格,当时自己算觉得得 32 了,但没想到 29.99,是一个让人很有冲动的价格。

相比之下 i8 的 37 万就明显贵了,本来我觉得顶配二者差价 3-4 万是合理的,差 2-3 万算惊喜,但没想到……差了 7 万。

我之前还发了一条算价格的微博,大概意思就是两者的差价应该不会太夸张……但没想到……

这个我觉得一方面是理想对外看少了,还是在自己的价格体系框架里定价,甚至 MEGA 的成功让他们有了一些侥幸心理。

预期没管理好,加上定价本身不便宜……然后导致了这个结果,虽然改的还算快,但是效果和发布会的时候直接说 33.8 肯定是没法比的。

这里引发的新的思考是,纯电到底应该以什么思路来干。

3. 产品思路

有个 MEGA 稳态 8,000 这个前车之鉴之后,理想纯电的第二仗其实保守了很多……

前期和理想的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仔细研究了 30 万以上纯电车的市场,结论就是这个市场其实一直没被打开,机会肯定是有的,但是得一点点凿,就和理想 ONE 当时一样。

当时听完也没觉得有问题,甚至觉得这个思路是很理性的。但是现在想想其实还有一些问题的。

主要是一点点凿,这个是销售层面的策略,但是产品思路不应该保守。

i8 是个好车,但是产品上缺少了首次入局纯电的那种冲击力,理想 ONE、理想 L9、乐道 L90 都是有冲击力的。

另外就是价格的冲击力,这点其实上面已经提到了,这里额外展开一点。

L9 刚出的时候,价格是很有冲击力的,到了现在竞品非常多了之后,在价格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冲击力了,不过好在理想在增程这个品类是守擂的角色。

怎么理解守擂,就是想到买增程肯定会想到理想,就像 Model Y 的地位,哪怕贵一点,大家也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出错的选择。

但是 i8 面对纯电市场是挑擂者,大家买纯电不会首先想到理想,所以你要进入用户心中,占了他们的心智,需要有当年 ONE 和 L9 的那种冲击力才行,这个是 i8 从产品到价格都没做到的地方。

最后就是势头,现在的舆论环境,你在顺风局干啥都是对的,在逆风局干啥都是错的,这一点蔚来、小鹏都经历过了,现在轮到理想了。

以上就是 i8 发了之后一些零零散散的思考,欢迎理性交流,如果是极端粉,你说的对。

新能源汽车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六三充电中

六三充电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