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

如梦菲记 2025-08-14 17:18:33

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拉进一个房间,指着一个放满钱的立柜:你要用钱就拿些去吧,你喜欢拿多少就拿多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到齐白石,人们总是先想到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虾,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上游走,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画坛巨匠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极其复杂的一面。   1952年的一个秋日下午,88岁的齐白石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而这件事的主角,是比他小63岁的评剧名角新凤霞。   那年夏天,吴祖光和新凤霞夫妇在家中举办敬老宴会,邀请了文化界的不少名人,齐白石作为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自然是座上宾。   当时的新凤霞正值巅峰期,穿着得体的旗袍站在门口迎客,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演员特有的优雅。   齐白石拄着拐杖进门时,远远就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女主人,或许是艺术家对美的天生敏感,又或许是老年人对青春活力的本能向往。   他的目光就这样定格在新凤霞身上,久久不愿移开,周围的客人很快察觉到了这种异样的气氛,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人机智地打圆场,夸赞新凤霞是评剧新星,说齐白石这是在用画家的眼光欣赏美。   新凤霞也很会处理这种场面,她笑着说演员本来就是给人看的,能得到齐先生的关注是她的荣幸,吴祖光见状也连忙帮腔,气氛这才缓和下来。   更有人提议,既然齐老先生这么欣赏新凤霞,不如让她拜他为义父,这个建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新凤霞当即跪下行礼,齐白石笑着应允,一场可能的尴尬就这样化解为文坛美谈。   几天后,新凤霞按照约定来到齐府学画,齐白石的画室布置得很雅致,墙上挂着他的花鸟作品,桌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老人家很耐心地给她讲解绘画技法,从用笔的轻重到墨色的浓淡,事无巨细,新凤霞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就在这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齐白石突然停下手中的毛笔,一把拉住新凤霞的手臂,把她拉向画室旁边的一个小屋。   新凤霞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看到齐白石打开了一个立柜的门,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捆捆的钞票。   齐白石指着这些钱,语气中带着一种近乎孩子气的急切,他说让她随便拿,喜欢多少就拿多少,这一幕来得太突然,没有任何铺垫,就像是一个积压了太久的情绪突然找到了出口。   面对这个意外的场面,新凤霞并没有慌乱,她很快就明白了,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正在用他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某种情感。   可是这种表达方式实在太冒失,太容易被人误解,她轻轻地走上前去,伸手关上了柜门。   她没有指责,也没有惊慌,而是温和地提醒齐白石,自己和丈夫都有工作,不缺钱用,反倒是应该他们这些做晚辈的孝敬长辈才对,她还提到吴祖光今天有事没能一起来,下次一定带他来拜访。   齐白石听了这番话,脸上的表情慢慢平静下来,他大概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失态,但新凤霞的反应让他看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教养和智慧。   她没有贪心,也没有因为他的身份而畏惧,而是用最合适的方式维护了两个人的尊严。   从那以后,齐白石和新凤霞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纯粹,他是真心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来疼爱,而不再有其他杂念。   新凤霞也经常带着丈夫一起来看望这位孤独的老艺术家,陪他聊天,听他讲述年轻时的求艺经历。   齐白石教给新凤霞的不仅仅是绘画技法,更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新凤霞后来因为脑溢血退出舞台,转而从事绘画创作,她笔下的花鸟作品明显带有齐白石的影响,但又融入了自己作为戏曲演员的独特理解。   1957年,齐白石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93岁,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依然惦记着这个聪明的干女儿。   而新凤霞也一直记得那个下午,记得一个老人家笨拙却真诚的表达,记得自己那个关上柜门的决定。   这扇柜门的一开一关,其实划定了友情与越界的边界,真正的情谊不需要金钱来证明,而智慧的选择往往能化解人性中最复杂的纠葛。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样一段忘年交能够传为佳话,正是因为双方都懂得尊重与克制的可贵。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深圳市书法院——从88岁齐白石收25岁新凤霞做干女儿和女弟子窥探画家的真性情

0 阅读:38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