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随胆汁化解 这张方子源于经典古籍《金匮要略》中调治“胆腑瘀滞”的思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8-14 15:14:29

胆结石,随胆汁化解 这张方子源于经典古籍《金匮要略》中调治 “胆腑瘀滞” 的思路,经过历代大夫调整,针对 “湿热与痰瘀互结” 引发的胆结石问题。   中医管胆结石叫 “胆石症”,好比胆道里凝结的 “砂石”,多因肝气郁结、湿热内生,加上胆汁瘀滞,胆固醇或胆红素在胆囊内聚积形成。要想消,需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化瘀排石,这三步缺一不可。   基本方:柴胡、郁金、茵陈、栀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赤芍、三棱、莪术、炙甘草(根据情况加减用量,不要盲目使用)   如何发挥作用?   第一步:疏肝利胆解郁 柴胡、郁金作为主力军,把阻塞的肝气疏通,让胆道气机顺畅,胆汁能正常排泄;气顺则胆通,“胆道环境” 也就清爽了。   第二步:清热利湿排浊 茵陈、栀子、金钱草,清除肝胆湿热,同时促进胆汁分泌,像 “清洁剂” 一样冲刷胆道,减少结石形成的 “土壤”。内环境洁净了,结石就难以继续生长。   第三步:化瘀通腑排石 海金沙、鸡内金,通淋化石,能把细小结石包裹、软化,随胆汁排入肠道。海金沙善通水道,鸡内金能化坚消石,二者配合,让结石随代谢排出。   第四步:软坚散结化积 三棱、莪术,专破瘀结肿块,将胆汁中凝结的 “砂石” 一点点化解。不过它们药力偏猛,需配合健脾药使用,避免损伤正气。   第五步:调和胆腑功能 赤芍活血通络,缓解胆道瘀滞引起的疼痛;炙甘草调和诸药,保护脾胃,让整个方子在排石的同时不伤正气。   之前一个患者,李先生,45 岁,体检发现胆囊内有多个结石(最大 0.7×0.5cm),平日常感右上腹隐痛,吃油腻后加重,伴口苦、腹胀,大便黏滞。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辨证:肝胆湿热,痰瘀互结,阻滞胆腑。   上方服用 30 天后,右上腹疼痛减轻,口苦、腹胀好转;持续调理 4 个月后,复查 B 超显示结石消失,胆囊功能恢复正常。   金钱草 + 鸡内金: 一个清热利湿,一个化坚消石,一个通胆道,一个助运化,共同促进结石化解,还能顾护肝胆功能。   攻补相兼 方中有三棱、莪术这类 “猛将” 破瘀化石,也有炙甘草、白术(随证加减)等 “温和之士” 健脾护胆,既能攻邪又不伤正气,让胆道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0 阅读:71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