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以575票当选主席,距离“满票”缺了一票,周恩来找到

运赛过去 2025-08-14 13:20:48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以575票当选主席,距离“满票”缺了一票,周恩来找到主席,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毛主席回答:“代表们有权选毛泽东,也有权不选毛泽东,缺一票就缺一票,没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内形势复杂,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在挣扎,解放战争刚结束不久。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这次会议的任务就是制定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从9月21日开到30日,共有576位代表参加,包括共产党员、各民主党派代表、无党派民主人士、工人农民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等。 选举过程很严谨。会议选出60位监票人监督。执行主席刘少奇清点代表人数,确保576人全到。工作人员分发选票,选票列出63位候选人:主席1位、副主席6位、委员56位。选票有圆形钢印防伪。代表们用钢笔填写,同意画圆圈,不同意打叉,折叠后投进9个红色票箱。刘少奇先查票箱空无一物,然后投票。代表们依次投票。投票后,开票统计,无弃权无废票。结果显示毛泽东得575票,其他副主席朱德、李济深、宋庆龄、刘少奇、张澜、高岗全票当选。 缺一票的事成了焦点。周恩来将结果汇报给毛泽东,特别提到主席票数少一。毛泽东回应代表有权选择,缺一票正常。这体现了选举的民主原则。选举后,次日张治中审阅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初稿,发现只写当选63人,没列名单。他建议毛泽东完整公布名单,显示阵容强大。毛泽东同意,工作人员抄写名单纸条,粘贴到稿件上,叮嘱李普保管好,避免遗漏。下午三点,公告播发,列出毛泽东任主席,副主席名单和其他委员。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国家博物馆还保存着那张泛黄选票,上面有钢印和圈叉痕迹。人们参观时,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不只是票数的事,而是民族复兴的起点。民主选举在中国有自己的特色,结合国情,避免西方模式的弊端。咱们老百姓现在生活稳定,回头看这些往事,觉得亲切又励志。

0 阅读:52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