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教授那句话,真是点醒了不少人:“俄罗斯的很多动作,明眼人一看就是冲着我们来的。”他还说,俄罗斯一直觉得,是他在帮我们顶着美国的压力。 其实这话乍听起来有点直接,可细细品味的话,却是把中俄关系那层窗户纸捅破了。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战略协作背后,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道道。 就拿今年初的能源合作来说,俄罗斯突然宣布,对销往中国的原油加征 “管道维护费”,每吨涨了 12 美元,理由也是说得冠冕堂皇,可明眼人都清楚,这时候提价,不就是瞅着中国北方供暖季急需能源吗? 要说俄罗斯这 “老大哥” 心态,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苏联时期就总把自己,当社会主义阵营的 “大家长”,当年援建中国的 156 个工业项目,技术转让时总要留几手核心机密。 现在虽然时过境迁,这股子优越感还没褪干净。 去年中俄联合研制 CR929 大飞机,俄方负责的航电系统迟迟不交付核心代码,理由是 “技术安全需要”,可转头就把同类技术卖给了印度。 这种 “看人下菜碟” 的操作,说到底还是没把中国摆在平等位置上。 更值得咂摸的,是俄罗斯在中亚的小动作。中国搞 “一带一路” 修中欧班列,俄罗斯表面支持,暗地里却游说哈萨克斯坦提高过境费。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合作建光伏电站,俄罗斯立刻跳出来说 “影响地区能源安全”,转头就把自家的油气管道往中亚国家家里铺。 这些操作看着是针对项目,实则是怕中国在中亚抢了它的 “传统地盘”。 就像今年 5 月的上合组织峰会,普京在发言里特意强调 “俄罗斯对中亚的历史责任”,这话听着是自抬身价,实则是在给中国划红线。 还有俄乌冲突里的微妙平衡,更能说明问题。中国保持中立,既给俄罗斯提供必要的民生物资,又不向其输送武器,这本是最稳妥的做法。 可俄罗斯总觉得不够,去年冬天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公开说 “中国应该更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这话里的不满藏都藏不住。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一边抱怨中国 “支援不够”,一边却把本该卖给中国的 S-400 防空系统优先供应给伊朗,理由是 “伊朗能帮我们牵制美国”。 这种把中国当 “工具人” 的算计,未免太精于打小算盘了。 至于经济合作里的 “温差” 就更明显了。中国帮俄罗斯建跨西伯利亚高铁,俄方在环保审批上拖了三年;中国企业想收购俄罗斯的锂矿,普京一句话 “涉及战略资源” 就黄了。 可反过来,俄罗斯的小麦、木材想进中国市场,却总要求 “特殊通道”。 今年初甚至因为检疫标准问题,单方面暂停向中国出口蜂蜜,逼得中方不得不临时调整进口渠道。 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 的做派,哪像是平等伙伴该有的样子? 当然,中俄合作的大方向没跑偏。能源贸易额去年突破 2400 亿美元,联合军演也搞得有声有色,毕竟在对抗美国霸权这事儿上,双方确实需要互相借力。 但这种合作就像走钢丝,得时刻拿捏分寸。俄罗斯怕中国借合作削弱它的大国地位,中国也得防着被俄罗斯绑上它的战车。 就像今年 8 月 “海上联合 - 2025” 演习,中方特意派出 055 大驱带队,就是用实力告诉对方:现在的中国海军,早已不是需要 “老大哥” 带的小弟了。 说到底,俄罗斯那些小动作,既是对自身实力下滑的焦虑,也是对中国快速崛起的不适应。 就像一个曾经的班级学霸,看着当年的中等生突然考了第一,嘴上说着 “恭喜”,手里却悄悄把同桌的作业本往自己这边挪了挪。 这种复杂心态,注定了中俄关系只能是 “背靠背” 的伙伴,成不了 “手拉手” 的兄弟。 而中国要做的,就是在合作里守住底线,既不用刻意讨好,也不必刻意疏远,毕竟大国之间,实力才是最好的说话资本。 参考资料:金灿荣个人账号,央视新闻
金灿荣教授那句话,真是点醒了不少人:“俄罗斯的很多动作,明眼人一看就是冲着我们来
盖说社会
2025-08-14 10:25:49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