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韩复榘,占山东近8年的时间,爱好之一就是升堂断案。其实,问案是司法部门的事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8-14 09:09:18

大军阀韩复榘,占山东近8年的时间,爱好之一就是升堂断案。其实,问案是司法部门的事,韩复榘是省主席,按理根本没必要去亲自问案。 韩复榘,1890年出生在河北霸州一个普通家庭。家里本来有点薄底子,父亲是秀才,开私塾教书,日子还算过得去。可随着兄弟姐妹越来越多,家境败落,他小时候也没少吃苦。读过几年私塾,写得一手好字,年轻时在县衙当过书记员,结果染上赌瘾,欠了一屁股债。1910年,实在混不下去了,他跑去东北投军,从此踏上军阀之路。 他在冯玉祥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从文书干到旅长、师长,靠着脑子活、心眼多,一步步爬上去。北伐时期,他打仗勇猛,立下不少功劳,还得了个“飞将军”的名号。1929年投靠蒋介石后,1930年当上山东省主席,成了山东地面上说一不二的人物。近8年的时间,他既管军队,又管政府,可偏偏对升堂断案上了瘾。 韩复榘当省主席,按理说忙着军政大事都来不及,司法的事完全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可他偏不,非要每周抽两天,学古代清官那样坐堂审案。有人说他受了公案小说影响,幻想自己是包公再世;也有人说他就是想显摆权威,顺便捞点油水。不管啥原因,他这爱好可把山东的老百姓坑惨了。 他审案不讲证据,也不按法律走,全凭心情和直觉。手一挥,生死就定了,搞出个“左摆放人,右摆枪毙”的名堂。司法部门看着都头疼,可谁敢吱声?毕竟他是“山东王”,手里有兵有枪,谁敢惹他? 有一次,省府有个参议派了个十多岁的小孩送信。孩子好奇,站在大堂右边看热闹。审完案,韩复榘大手一挥,右边的人全拉出去枪毙,这小孩稀里糊涂就被杀了。事后查清楚,他压根不是犯人,可韩复榘就笑笑说:“没准将来是个大盗。”赔偿500块钱,完事。人命在他眼里,就这么不值钱。 还有一回,他审偷鸡和偷牛两案。正常人想,偷牛肯定比偷鸡严重吧?可韩复榘不这么看。他判偷鸡的死刑,理由是鸡被偷会叫,贼胆子太大;偷牛的没事,因为牛不吭声。这逻辑,简直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拿人命开玩笑。 1935年,临祈县唐、王两家因为仇杀闹上法庭。早些年王家杀了唐家6人,没人管;后来唐家报复,杀了王家7人。韩复榘一听唐家还有11口人活着,二话不说,下令全枪毙。县长劝他两家都有错,不能只杀唐家,他冷笑:“我当主席时,唐家还敢杀人,不能留!”有人替84岁老人求情,他说:“留着也是哭死,干脆一块解决。”结果唐家11口全没了,王家一点事没有。这哪是断案,分明是屠杀。 韩复榘这么干,到底图啥?一是他压根不懂法律,二是他把断案当成了耍威风的工具。山东那几年,军阀混战,司法本来就乱,他这么一折腾,更是雪上加霜。他不靠证据、不讲道理,全凭个人喜好,搞得老百姓人人自危。说白了,他不是为了公平正义,就是想玩一把“生死大权”的瘾。 再者,他手下那帮人也不敢管。司法科长、军法处长站两边,看着他胡来,谁敢多说一句?毕竟枪杆子在他手里,反抗就是找死。这种权力没人制约,才让他越来越离谱。 1937年抗战爆发,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负责守山东和黄河一线。按说这是个露脸的机会,可他压根不想拼命。为了保实力,他跟日军虚晃几枪,济南、泰安、济宁接连丢了,全国上下骂声一片。更要命的是,他还跟刘湘、宋哲元这些人暗地里搞小动作,想跟蒋介石对着干。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 1938年1月,蒋介石在开封开军事会议,把他骗过去。会议上,蒋直接点名他保存实力、违抗命令,当场抓起来。没几天,他在汉口被军法审判,以“擅自撤退”为名判了死刑。1月24日,47岁的韩复榘被枪决,脑袋中了两枪,身上五枪,就这么结束了。 韩复榘的死,说到底是他自己作的。占着山东近8年,他要真心干点实事,也不至于落个这下场。可他偏偏沉迷于升堂断案,拿人命当儿戏,又在抗战关键时候掉链子,蒋介石不杀他杀谁?他的故事听着荒唐,可细想想,又挺可悲。一个没啥文化底子的人,靠着军阀混战爬上去,最后却栽在自己手里。 他留下的,不光是那些冤假错案,还有民国司法乱糟糟的缩影。权力没个笼子约束,迟早得出事。韩复榘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