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顽固派!马英九带领代表团在解放军巡航期间,毫不避讳地表示,如果大陆武力收复台湾省,台湾要坚决反抗,要做港澳做不到的事,要一颗子弹都不让敌人捡到!马英九的顽固立场表露无遗! 马英九这番“坚决抵抗”的言论听起来突兀,却和他那套“不统、不独、不武”的老调子一脉相承,自2008年上任以来,这“老三不”就几乎成了他的政治招牌。 无论时局如何变幻,他始终在“九二共识”和“维持现状”的壳里打转,嘴上说着“两岸一家亲”,可一旦触及统一的核心议题,他就开始打太极,给“不排斥统一”添上一大堆前提条件。 说到底,他那些年的路线,核心目的不过是在现实的夹缝中维持台湾的既有利益格局,即使卸任后,这层底色也未曾改变。 可是,大陆的策略与耐心这些年早已经变了,军事压力已成常态化操作,武力选项也明确摆上了台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马英九一个卸任的政治人物再怎么呼喊“不武”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他反复强调的“对等尊严”与“各自表述”,在两岸实力悬殊的现实面前显得十分苍白,他或许希望用自己的善意为台湾争取和平的时间,结果却发现,对岸推动融合的节奏并不会因为他的口号停下。 在岛内,马英九的两岸动作也激起了不小的反应,民进党当局早就将他的交流视为“统战工具”,恨不得把所有促进两岸交流的声音都压下去,甚至动用陆委会紧盯其基金会活动,生怕他带去的台湾年轻人“思想变质”,影响了民进党“抗中保台”的论述。 而更让马英九团队无奈的恐怕还是国民党内部的分裂,一部分人认为,他去大陆是当下唯一的务实选择,总比零接触要好,至少能缓和气氛,但另一部分蓝营支持者却觉得他过于“温吞”,在关键问题上不够“硬气”。 这种内部分歧直接动摇了国民党的基层“铁票”,一些蓝营民代甚至面临罢免压力,马英九一年数次往返大陆,呼吁青年交流收效有限,党内争议反而加剧,普通民众只想过安稳日子,却被各种政治口号绑架,眼看两岸的差距越来越大。 进一步看,马英九的论述回避了一个核心问题:两岸的未来,究竟只由台湾两千多万人投票决定,还是应由全体十四亿中国人共同面对? 况且,由掌握票务统计的民进党当局给出的“民意数据”,可信度又有多少?他这种“不武”的论调,客观上难道不是和赖清德“互不隶属”的说法遥相呼应,阻碍了统一的进程吗? 与其寄望于几个政治人物的表态,不如看看两岸民间正在发生什么,大陆为金门通水通电,金门百姓真心拥护,厦门规划修建连接金门的大桥,金门民众天天跑到岸边盼望,当国台办取消“首来族”办理台胞证的费用后,台湾年轻人涌向大陆,硬是把曾经冷门的北疆炒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人都在喊着“大陆好”。 赖清德为何要紧张台湾人申领大陆身份证,甚至要求公职人员签协议限制?因为他心里清楚,只要台湾民众踏上这片土地亲身体验,很多刻意塑造的偏见就会不攻自破。 过去两岸年轻人互不了解,现在两岸年轻人通过互联网交友婚恋,关系日益密切,说到底,民众才是主人,执政者理应为民服务,而非固步自封。 马英九这些年的路线,尽管个人或许出于善意,但实际上是将棘手问题一再拖延,在他反复诉说“和平交流”的日子里,大陆已将两岸关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台湾自身的发展空间却日益受挤压。和平并非靠不痛不痒的口号就能维系,一味逃避现实,只会换来更大的压力。
争取民进党高雄市长提名的民进党立委林岱桦今天质询火力全开,直接逼问台湾地区行政机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