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退役后的邓亚萍走进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学生。第一堂课,老师问:“你的英语如何?”邓亚萍尴尬地说:“目前26个英文字母都未能分清。” 那时的邓亚萍,刚刚从国家队退役,准备前往更大的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但那些都需要以英语为基础,这让从未学过英语的邓亚萍有些为难。在经过一番考量后,她决定重新开始。 就这样,她走进了清华大学的英语系。 她怀揣着希望来到课堂上,准备好好弥补语言上的不足。谁知,刚上课,英语老师便问邓亚萍:“你的英语基础怎么样?” 邓亚萍虽然很尴尬,但也诚实地表明自己的英语基础很差,连26个英文字母都没认全。教室里其他人听到后,都哄堂大笑。 大家没想到身为奥运冠军,竟然连英文字母都分不清。 但这些笑声没有让邓亚萍退缩,而是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将英语学好并学扎实。 即使有毅力有决心,但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前一两个月邓亚萍虽然很努力的去理解,但还是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 于是,她选择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将老师讲课内容全部抄下来,再回家翻词典,一边死记硬背,一边听英语听力,提升语感。 每天的上课时间虽只有四个半小时,但她在英语上耗费的时间远不止如此。为了方便学习,她除了上课睡觉,便是泡在图书馆,肚子饿了就吃面包,熬夜熬到差点进医院。 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她开始听懂英语老师讲的内容,并积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遇到不懂的语法,会不停找老师和同学学习理解,直到完全融会贯通为止。 1年后,邓亚萍的努力有所收获。先争取到去剑桥大学学习英语的机会,后宣读3万5千字的英语论文,获得考官的一致认可。 2001年,邓丽萍从清华大学毕业,又去英国诺丁汉大学读硕士。7年后,她成功从一个英语小白,逆袭为剑桥博士,英语交流再无障碍。 这其中学习的辛酸不易,只有她自己知晓。 其实邓亚萍当初完全可以不用退役,继续享受发光的生活,但她不愿意。她选择跳出舒适圈,重新捡起书本学习,并在全新的领域开辟出新天地。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你坚持不懈,有毅力有耐心,就离成功不远了。但最重要的,就是要跳出舒适圈,才能突破自我。 作者|栗子 编辑|知愚
1997年,退役后的邓亚萍走进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学生。第一堂课,老师问:“你的英
柴叔带你看
2025-08-13 15:40:06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