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包票, 宇树科技这场创业豪赌, 大概率是王兴兴这辈子最明智的孤注一掷。
2016年他离开大疆的光环,十万块启动资金捉襟见肘。那时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造价百万美元,国产仿品步履蹒跚,市场认定四足机器人只是实验室玩具。王兴兴抽屉里的XDog图纸,画着电机自研和成本压缩的野心。
三年后Go1机器狗以万元身价冲进消费市场,价格砍到行业十分之一。自研电机扭矩飙至400N·m,重量却轻了30%,央视春晚的跑跳动作抹去最后一丝质疑。这背后是供应链的狠劲——金属齿轮箱精度逼近微米级,4D激光雷达盲区压到5厘米,硬生生把实验室参数钉进流水线。
工业场景的破壁更显凌厉。B2机器狗扛着40公斤设备攀爬电厂管道,五小时续航覆盖整轮巡检。消防现场穿越浓烟传回热成像,替代人力的价值在高危环境直接折现。国家能源集团的订单像枚钢印,烙在宇树技术商业化的证书上。
但成本镣铐仍未完全挣脱。关节电机量产合格率爬坡缓慢,万元售价的消费款利润薄如刀片。人形机器人空翻炫技赢得喝彩,可家庭场景的刚需还在迷雾中。王兴兴押注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全栈自研构建的技术河床——当电机、传感器、运动控制算法全部自主,迭代速度便由自己定义。
眼下各地工厂掀起机器换人潮,宇树的工业狗已跑进电网和矿山。政策风口上,内涵式发展正替代规模扩张,科技自立从口号变成生死线。王兴兴当年拆解波士顿动力电机时的偏执,意外踩中时代切换的节拍。
机器人赛道挤满资本泡沫时,宇树用电机扭矩和量产良率说话。它证明了一件事:在中国智造的故事里,硬核参数永远比PPT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