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刻,特朗普终于签字了!中美联合声明出炉,2个动作不寻常   就在全球屏息以

火速聊世界 2025-08-12 21:21:24

最后一刻,特朗普终于签字了!中美联合声明出炉,2个动作不寻常   就在全球屏息以待一场经济“大地震”降临之际,所有人都在猜测,特朗普政府极有可能以中国购买俄罗斯原油为由,彻底撕毁中美关税休战协议。   然而,谁曾想,在关税暂停倒计时仅剩几个小时的极限时刻,这位素来以“硬汉”形象示人的美国总统,竟然出人意料地签署了行政命令,与中方同步宣布,关税战再停90天。   这着实让人费解。明明此前对印度毫不留情地砸下25%关税,对加拿大也曾狠狠征收35%,甚至连途经美国边境的汽车都要被敲诈40%的“买路钱”,可为何偏偏在最后关头,特朗普对中国“收手”了呢?   这场表面上的“休战”,究竟是双方各退一步的理性抉择,还是背后另有玄机,隐藏着他内心深处那份不情不愿的“无可奈何”呢?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特朗普政府这回的关税战,可谓是“无差别攻击”的典范,印度、越南、加拿大,一个都别想跑。然而,唯独中国这个按美国标准本该挨上15%关税大刀的“硬骨头”,竟然奇迹般地从清单上“消失”了。   当万斯被媒体追问,为何同样购买俄罗斯原油,对印度就重拳出击,却对中国网开一面时,他只能支支吾吾地勉强回答,称中国的“情况更为复杂,制裁中国会伤及无辜,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这话听着就像在为自己的“变脸”找补,充满了敷衍和无奈。   这种“双标”背后,其实是华盛顿色厉内荏的真实写照。就在几天前,特朗普还对被视为华盛顿“坚定盟友”的印度大肆征收前所未有的高关税,理由是新德里设置了不合理的非关税壁垒,并且长期“通俄”。   可是,按照白宫自己那套不合理标准,中国也多少存在类似情况,但特朗普就是只敢对印度“耍横”,而不敢对中国使出同样的手段。   果然,中美联合声明一发布,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评论区瞬间被“服软”、“TACO”之类的嘲讽声刷屏,彻底坐实了他“窝里横”的本质,也把白宫团队的进退两难、外强中干板上钉钉地呈现在全世界面前,活脱脱成了个大笑话。   他犹豫了那么久才签字,并非没有道理。   说起来,这场所谓的关税战,受伤最深的还不是贸易伙伴,而是美国自家的老百姓。   耶鲁大学的数据刺痛人心:高额关税让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得多掏数千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更让人心酸的是,那些收入不高的群体,甚至被迫砍掉40%的生鲜采购,这哪是什么贸易战,分明就是“人血馒头”,吞噬着普通民众的钱包和健康。   特朗普曾经口号喊得震天响,说什么要用关税逼迫全球产业链回流美国,可现实呢?“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喊了八年,结果美国对华依赖度反而不降反增。所有的一切都好像是口头承诺的“纸上谈兵”。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自诩“硬汉”的总统,不得不向中国妥协呢?秘密就在谈判桌上。   在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中,那份联合声明明明白白地指出,美国将继续修改并再次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24%的从价关税90天,同时保留10%的关税。   而中国,也对等修改并再次暂停对美国商品加征24%的从价关税90天,同样保留10%关税,并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对比美方只有15人的谈判团,中方可是足足派出了75人的专业团队,分三组进行“包抄”:一组咬死稀土出口管制,一组深入解析关税传导模型,让美方搞清楚关税对自己供应链的影响;另一组则专攻美方通胀软肋。   这种堪称“降维打击”式的谈判策略,让美方代表格里尔当场破防,他不得不对美国媒体坦言,中国甚至连加州港口滞销大豆的仓储成本都算得比美国人还准。   欧盟原本以为中国会在这轮谈判中让步,结果亲眼目睹中方寸土未让,也是彻底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这场持续了多年的贸易战,教会了中国企业两招“硬核”技能。一是“蚂蚁搬家”式的供应链分散,不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二是集中式技术突围,突破关键领域的技术瓶颈。     美国关税霸权正在变成一记回旋镖。当加拿大安大略省都敢喊出“对美国钢铁征50%报复关税”的时候,当欧盟都开始偷偷联系中国谈稀土备用渠道的时候,美国的盟友们都开始不买账了。   更何况,尽管美国政府还在酝酿芯片战新规,企图卡住H20芯片销路,但英伟达已经获准对华销售,这说明硅谷的巨头们早已用脚投票,他们比谁都清楚哪里才是真正的市场和利润所在。     中美之间这场“极限妥协”是全球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的缩影。美国的单边主义关税霸权已难以为继,内外交困及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制正在加速其黄昏的到来。   有的网友认为“中美关税战,美国永远想象不到中国的实力和定力,美国永远赢不了!”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觉的“美国是欺软怕硬的家伙!中国的谈判人员你们辛苦了,对美国就是要硬,用什么手段中国坚决奉陪到底。”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火速聊世界

火速聊世界

火速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