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香港十大金曲奖的颁奖典礼上,梅艳芳凭借一首填词歌曲夕阳之歌,连斩两项金曲大奖。
然而就是这两座奖杯,不仅差点毁掉梅艳芳的好名声,还使陈慧娴负气离开香港乐坛。
故事要从一首日本歌说起。
陈慧娴偶然听到近藤真彦的曲子,瞬间被击中,托人辗转从陈淑芬手里买下中文版权。
她趴在书桌上填了《千千阙歌》的词,“来日纵是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字里都是少女的细腻。
可就在她准备发行时,陈淑芬来了电话:“梅艳芳也想唱这个曲子,你能不能晚一周发?”
陈淑芬是梅艳芳的经纪人,话里的分量不言而喻。
梅艳芳听说后,主动说 “不抢时间”,于是《千千阙歌》先出,一周后《夕阳之歌》跟着面世。
那时的陈慧娴刚红,梅艳芳已是乐坛大姐大。
《夕阳之歌》有《英雄本色》加持,本以为会稳压一头,可市场给出了答案:《千千阙歌》卖疯了,街头小贩、电台点播,处处都是 “临行临别,才顿感哀伤的漂亮”;
《夕阳之歌》虽也热门,销量却差了 15 万张。
可颁奖礼上,奖杯全给了《夕阳之歌》。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背后是资本博弈——梅艳芳背后的公司更强势,而陈慧娴的唱片公司势单力薄。
但没人听解释,只说 “梅艳芳欺负新人”。
陈慧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累了:“原来唱歌好,不如后台硬。”
告别演唱会上,她唱到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声音抖了。
台下粉丝哭着喊 “不要走”,她鞠躬,转身,没回头。
那年她24岁,以为离开是暂时的,却不知这一转身,乐坛已不是她的天下。
陈慧娴离开前,做了件 “逆势而为” 的事——拉张学友一把。
1985年张学友出道即巅峰,首张专辑卖了20万张,可很快撞上张国荣、谭咏麟称霸的时代,后续作品反响平平。
他开始酗酒,把怨气撒在梅艳芳的生日宴上,闹得人尽皆知。
粉丝骂他 “糊咖”,朋友躲着他,连女友罗美薇都提了分手。
这时陈慧娴站了出来。
她不顾公司反对,在新专辑里加了首合唱《一对寂寞的心》,还把张学友拉到自己的演唱会当嘉宾。
舞台上,她笑着对他说:“你唱歌那么好,别浪费。”
演唱会结束后,她主动抱了抱他,像给朋友打气。
那之后,张学友慢慢醒了。
等陈慧娴从美国留学回来,发现自己成了 “过气歌手” 时,张学友已凭 “四大天王” 站稳脚跟。
他没忘旧情,拉着她合唱,在她30周年演唱会上,当着全场观众拥吻她的额头:“当年你救我,现在换我陪你。”
罗美薇从不介意这段互动。她知道,那不是爱情,是两个在低谷里互相托过底的人,最珍贵的默契。
陈慧娴的感情,和她的事业一样,起起落落。
初恋是音乐制作人欧丁玉。
1985年相识,一个写歌,一个唱,被港媒称为 “金童玉女”。
可她去美国留学后,聚少离多成了常态。六年感情散场时,欧丁玉说:“等你回来。”
可她回来时,他已娶了个眉眼像极了她的女人。
这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如果当时不离开,会不会不一样?”
后来她和造型师张卓文在一起八年。
他陪她走过复出的低谷,却在她最需要安稳时,以 “性格不合” 分开。
再后来,她遇到初中同学谢国霖,以为是归宿,却撞见对方出轨。
57岁的她,至今孤身一人。
有人问她 “后悔吗”,她总说:“感情里没对错,只有合适不合适。”
只是偶尔在深夜唱到《千千阙歌》,会想起欧丁玉当年为她弹吉他的样子,眼眶发红。
2022年,内地音乐节目上,56岁的陈慧娴站在舞台中央,前奏响起,“徐徐回望,曾属于彼此的晚上”,一开口,时光仿佛倒回1989年。
节目组放了当年她告别乐坛的视频,台下杨坤红了眼眶,弹幕刷满 “爷青回”。
她笑着鞠躬,说:“当年离开是真的想透了,回来也是真的放不下。”
这些年,她开过小型演唱会,台下观众从满座到稀稀拉拉;发过新歌,没多少人听。
可她还在唱,开直播教粉丝唱歌,去社区做公益演出。
有人说 “何必呢”,她指着喉咙说:“这里痒,不唱不行。”
从24岁退出,到50多岁重返,陈慧娴的人生像一首《千千阙歌》——有过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 的璀璨,也有 “亮不过今晚月亮” 的落寞,但最终,“都比不起这宵美丽”。
她或许没得到想要的奖杯,没留住想爱的人,却留住了最珍贵的东西:对唱歌的热爱,和不管多久都敢从头再来的勇气。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