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预感,朱华荣踏进华为总部的那三个小时,会像一颗石子投进深潭
长安汽车集团挂牌刚满11天,新任董事长朱华荣的行程表上第一站是华为。徐直军和余承东坐在任正非两侧,闭门会谈的茶汤续了三回。产业竞争态势、未来格局、阿维塔的命脉——话题在烟雾里浮沉。没人记录具体对话,但朱华荣离开时攥着任正非给的八个字:针对性、指导性意见。
长安与华为的纠缠早不是新鲜事。阿维塔这座桥,2018年由长安和蔚来合建,三年后蔚来抽身,华为和宁德时代填了空位。股权结构泾渭分明:长安占40.99%,宁德时代握14.1%,华为不持股,却把技术焊进车骨里。全系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决策速度比人脑快200毫秒,销量连五个月破万。可这不够。
真正的裂变藏在重庆工厂。近千名华为工程师扎进阿维塔总部,工牌混着长安蓝与华为红。他们给这种模式起名Hi Plus——明年下半年首款联创车要落地,激光雷达国产化率超70%,鸿蒙系统撕开“技术主权”的焦虑。更早的伏笔在去年埋下:长安掏出115亿买走华为引望公司10%股权,付款单签得干脆。
朱华荣的紧迫感肉眼可见。重组后的中国长安顶着“央企第三极”名号,117家企业拧成一股绳。他在媒体沟通会上说要突破主机厂边界,话里话外都是生态力。而任正非的会客厅今年格外忙:冯兴亚刚走,何小鹏又来,东风甚至把团队嵌进华为办公室搞“DH融合”。
所以那三个小时谈了什么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央企掌门人用行动盖章——当长安数智工厂28万辆年产能遇上华为的智驾系统,当国家队制造底蕴嫁接科技公司生态链,中国汽车业的游戏规则正被撬动。2030年500万辆销量目标里,60%是新能源,而华为的代码将在每台车的血管中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