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已变,普京迅速反应过来:3年多的仗不能白打 中美在贸易战中较量了这么久,不仅没彻底翻脸闹僵,反而还越来越趋向于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和奇特的合作关系。夹在中间的普京立刻反应过来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对俄不利,3年多的仗不能白打,普京需要立刻寻找到外交出口。
中美最近一轮谈判之后,虽然贝森特和特朗普时不时的要放出几句狠话,但美国就算是把对日韩欧盟等国的制裁措施接连落地,也没见到对中方的任何实际手段,就连之前的谈判结果都是除了继续延长关税落地时间外没什么结果。 就连特朗普的左膀右臂副总统万斯都直接道破了特朗普的真实想法,万斯在采访中直接公开表示虽然中方依然在和俄罗斯做着能源交易,但特朗普依然没有决定是否要继续对华加税。 万斯的态度非常有参考价值,这代表了美国目前的纠结心态,既想狠狠的制裁中方,又怕中方打出稀土断供、联结第三世界国家等对美国来说十分致命的操作。也因此,中美目前的态势直接僵持了下来,甚至逐渐达成了一种奇怪的默契。 从某种角度看,除了打嘴仗、“可能”的制裁以外,美国似乎一直在推迟对华关税,且外部的任何措施几乎都没有影响到中美之间的无数桩贸易,甚至某些时候还成为了美国单方面挨打。
发展到现在,双方在实质行动上都相对比较偃旗息鼓,而特朗普的策略重点早已从对抗转向了“把中方留在谈判桌”。 在这种奇特的默契之下,普京反倒着了急,中美俄这场博弈中,当普京看到特朗普不敢下决心继续和中方打贸易战,还和中方达成奇特平衡之后,普京就决定抢先下手,撬动外交支点。 首先,普京选择了主动向我方示好,中俄关系本身就很不错的情况下,普京顺理成章的将在纪念活动的时间段访华数日。其次,普京和特朗普也敲定了15日在阿拉斯加地区见面的行程。 此行的目的非常简单,普京虽然和中方关系不错,但他并不想看到中美彻底达成协议,中方目前太过顺风,一旦特朗普认栽或者中美各退一步成功讲和,那欧美都将腾出手来专心去处理俄乌战场的事情,那时俄罗斯将极为被动。 对于普京来说,三年的仗可不能白打,普京可能无法达到他想要的结果,但从普京之前以“不拿无人机和导弹攻击乌克兰本土”为条件试图与美国讲和来看,其实普京更想要的结果是退一步的拖延时间。
而对于特朗普来说,俄乌战争难以看到头,他也急切的想尽快把两头的问题都处理好。因此,15日的“特普会”,将会变的看点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