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一哨兵站岗时偷偷溜走,全团急得找了一夜,次日他却抱着一堆罐头回来。团长朱玉荣一拍桌子:“反了天啦!”哨兵吓得一哆嗦:“我发现了敌军一个秘密。” 1952年夏,朝鲜战场上形势挺复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一一九师三五七团驻扎在铁原附近,对面就是美军控制的162高地和周边阵地。团长朱玉荣是位老资格的指挥员,之前在抗日时期就打过不少硬仗,这次带团的任务是攻克这些高地,但敌方火力猛,工事坚固,进展不顺。兄弟部队一一八师三五二团已经拿下大德山前的小五号阵地,三五七团这边却卡壳了,朱玉荣压力山大,得想办法突破僵局。高地间地形多山,双方阵地相隔不远,志愿军常用夜间突袭战术,美军学聪明了,加强夜防,但也暴露了一些弱点。 孙占鳌是三营七连的新兵,吉林农安人,年纪不大,刚入伍没多久,负责前沿163.3高地的哨位执勤。那天夜里,下半夜三点左右,他值班时留意到对面美军阵地有点动静,黑影晃动,但很快安静下来。孙占鳌觉得不对劲,志愿军夜战厉害,美军平时戒备严,这次安静得反常。他没报告上级,就自己带上武器,悄悄溜出哨位,往敌方阵地摸过去。途中穿过铁丝网,裤子刮破了,爬到162高地附近,发现阵地空空荡荡,没人把守。里面扔着电话机、电线,还有堆积的牛肉罐头。他顺手捡了些罐头,用衣服裹着,又拽了段电话线,往回撤。 孙占鳌一夜没回,营里炸锅了。接班战士发现哨位空了,赶紧上报。营长觉得事大,战士失踪在战前,可能是投敌,泄露阵地部署就麻烦了。消息传到朱玉荣那儿,他心沉了下去,下令全团搜查,提高警戒,侦察排待命。同乡张义急坏了,反复跟干部保证孙占鳌不是那种人。整个团折腾一宿,没找到人影,大家都提心吊胆,怕出大乱子。第二天早上,孙占鳌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怀里抱着罐头和电话线。战士们枪口对准他,他把东西一倒,营长气得踢翻弹药箱,说他违反纪律。朱玉荣赶来,问清楚情况,孙占鳌报告了发现:美军阵地夜里没人。朱玉荣听完,拍桌子说这事大了,孙占鳌一抖,解释说他探出了敌方秘密。 情报一上报,朱玉荣没急着处分孙占鳌,先派侦察队验证。接连三天,观察证实美军每晚七点撤离阵地,凌晨四点返回,怕夜战,就玩这套把戏。朱玉荣分析这规律能用,制定计划:夜间潜入空阵地,埋伏等敌返回。八月六日夜,七连包括孙占鳌在内,悄悄进驻162高地,藏在工事里。凌晨,美军卡车载兵回来,刚下车,志愿军开火,瞬间打乱敌阵。接着全团进攻,拿下162高地,顺势攻克161高地。美军反应快,次日炮轰飞机炸,志愿军一个加强营顶住四天,守住了阵地。 战斗中,孙占鳌转移伤员时胳膊中弹片,还坚持射击,最后胸部中弹牺牲。团里评功时有争议,纪律部门说他擅离职守,但七连官兵联名保他,政委定头功。阵亡通知发到家,遗物就件破军装。丹东纪念馆展着烧焦罐头盒和电话线,缠红布条,板上刻着评语:慧眼破敌谋,孤胆定乾坤。 这事搁在抗美援朝大背景下看,挺典型的。志愿军装备不如人,但靠情报和灵活战术扭转局面。孙占鳌的举动虽违规,却带回关键信息,帮团里打了胜仗。战场上纪律严,但有时一线战士的主动性也能起大作用。朱玉荣后来升了职,还常提这事,遗憾孙占鳌没活下来。整个战役,志愿军伤亡不小,但守住高地,稳了防线。美军那边,陆战一师损失重,战术暴露后调整了部署。 孙占鳌牺牲后,团里没忘他,评功时虽有争论,但最终认可贡献。这反映了志愿军内部的公平,纪律和功绩并重。纪念馆的展品,现在看还是挺震撼的,那些罐头盒、电线,锈了但故事在。朱玉荣晚年回忆,常说这仗打得值,孙占鳌的牺牲换来胜利。整个四十军在那年战役中,表现突出,孙占鳌的事成了典型例子。
1952年,志愿军一哨兵站岗时偷偷溜走,全团急得找了一夜,次日他却抱着一堆罐头回
娱圈段子手
2025-08-11 14:03:15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