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同情印度!其实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是上策! 美国前脚砍它 50% 关税,它只能在外交部声明里喊两句 “不公平”;欧盟后脚把自贸协定谈判晾在一边,它连个像样的反制措施都拿不出来。 最绝的是,被美欧轮番敲打后,它居然转头跑来中国社交媒体蹭热度,又是发 “印度制造” 宣传片,又是用中文写 “我们是邻居也是伙伴”,可转头就在边境搞小动作,一副 “我弱我有理” 的迷之自信。 这种 “窝里横” 的操作,从 2025 年 8 月的关税危机就能看出端倪。美国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把关税税率加到 50%,直接把印度推到全球最高关税国家的位置。 按说这种级别的贸易制裁,印度至少该象征性地提高美国农产品关税,可莫迪政府只敢在声明里重复 “基于市场因素确保能源安全”,连个反制清单都不敢公布。 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抗议美国 “霸凌”,一边悄悄减少俄罗斯原油进口,连卡内基基金会都看不下去,说印度掉进了 “特朗普的勒索陷阱”。 欧盟这边也好不到哪儿去。2021 年重启的印欧自贸协定谈判,因为印度死活不肯降低汽车和葡萄酒关税,谈了四年还是卡在原地。德国《经济周刊》早就戳破真相:欧盟和印度的贸易额只有中欧的零头,指望印度代替中国根本不现实。 可印度政府还在做 “左右逢源” 的春秋大梦,一边跟欧盟谈投资保护协定,一边接受俄罗斯的军事援助,结果两边都不讨好。2025 年 7 月,欧盟直接暂停了价值 12 亿欧元的印度基建项目,理由是 “印度环保标准不达标”,明摆着就是给个下马威。 被美欧收拾得服服帖帖就算了,印度还把气撒在中国头上。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军方终于承认误判,可转头就在边境增兵 5 万,还在拉达克地区修了 17 条战略公路。更可笑的是,印度一边在边境搞对峙,一边求着中国企业投资电子制造业。 2025 年 7 月,印度信息技术部批准龙旗科技与迪克森科技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可同时又要求中企必须把 51% 股权留给印度合作伙伴。这种 “又当又立” 的操作,连《印度快报》都看不下去,直言 “我们不能继续回避中国,否则供应链会断”。 印度的经济状况,更是把 “外强中干” 四个字写在脑门上。2025 年 5 月,印度失业率飙升到 5.6%,青年失业率高达 18.3%,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 43%,创历史新高。 可莫迪政府还在搞 “面子工程”,2024 年花 150 亿美元从美国买 F-16 战斗机,却没钱修德里的排水系统 ——2025 年雨季,新德里直接变成 “水上威尼斯”,总理府门前的道路积水超过半米。 更魔幻的是,亚投行 2025 年批给印度 5 亿美元修泵站,钱还没到账,印度国防部就跟美国雷神公司签了 30 亿美元弹药厂协议。 最让人无语的是印度的 “受害者心态”。2025 年 7 月,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联合国演讲时,把国内经济困境归咎于 “西方供应链重组”,还暗示中国应该为其提供技术援助。这种逻辑跟菲律宾的 “台风保护论” 如出一辙 —— 自己基础设施烂得像筛子,却怪别人不帮忙修屋顶。 可稍微懂点经济的都知道,印度的问题出在骨子里:制造业占 GDP 比重不足 15%,外资企业来了又走,连富士康都在 2025 年关闭了班加罗尔工厂,理由是 “官僚效率太低”。 反观中国,早把印度的小心思看得透透的。2025 年 3 月,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突破 1000 亿美元,可印度还在限制中国 5G 设备进口。 这种 “吃饭砸锅” 的操作,换来的是中国在加勒万河谷的常态化巡逻,以及对印度农产品的进口限制 ——2025 年上半年,印度芒果对华出口同比暴跌 67%。 更绝的是,中国在金砖国家框架内推动本币结算,直接让印度卢比在国际贸易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说到底,印度就是把 “战略自主” 当成了遮羞布。它以为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能两头占便宜,却忘了国际关系讲究的是实力对等。
不要去同情印度!其实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是上策! 美国前脚砍它50%关税,它只
青春染指流
2025-08-10 02:17: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