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毛泽东前往参观朱元璋墓,看到朱洪武的画像:长瘦脸、大下巴、厚嘴唇、鼻孔前张,仿若猪脸。陈毅言道:“此朱洪武啊!恐有人行刺于他,故而特意让画家绘制成如此模样,实则其长相并非这般丑陋。 朱元璋生于1328年10月21日,在安徽凤阳一个穷村子,长大后叫朱重八。从小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帮地主放牛,风里来雨里去。1344年闹饥荒和瘟疫,父母哥姐全死了,他一个人光棍似的,进皇觉寺当和尚,讨饭过日子。1352年他25岁,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反元朝。郭子兴看他能打,给他改名,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他。他一步步爬上去,1356年拿下集庆路,改名叫应天府,自封吴国公。接着几年,他干掉陈友谅和张士诚,统一南方。1368年北伐,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在南京当皇帝,年号洪武。他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六部直属皇帝管。地方上分三个司管民政、司法、军事。军队搞卫所制,兵自己种地养活。经济上,移老百姓去开荒,修水渠,减税,量土地,查户口。这些事儿让社会稳下来,叫洪武之治。他在位31年,干了不少实事儿,但后期身体不行了。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从1381年开工建,马皇后1382年死后就葬进去。有明朝时候,派5600兵守着。明亡后,清朝为了拉拢人心,也保护陵园。康熙1684年去拜,磕头行大礼,命官儿们严查。太平天国打仗时,烧了地上建筑,洪秀全虽带人祭拜,但没修。曾国藩灭了太平军后,只花740两银子小修了修,包括北边三间祭室。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下午听完华东军区和江苏省委汇报,去紫金山天文台看了看设备和观测情况。下山天快黑了,他还想去明孝陵。陪同的有谭震林、柯庆施、陈毅、罗瑞卿、江渭清。进祭室看到朱元璋坐像:额头怪,眼大睁,鼻孔上翻,嘴厚突,脸瘦长,下巴大。陈毅说这不符合人体结构,朱元璋怕刺杀,让画丑的,死后四个城门出殡混淆视线。毛泽东说这是传说,没根据。朱元璋放牛娃出身,不笨,听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得民心得天下。大家听了就不议论了。 朱元璋1398年6月24日死在南京,71岁。遗诏给皇太孙朱允炆,葬明孝陵和马皇后合墓。陵园主体保下来了。吴晗是历史专家,专研究明史。1943年在重庆写初稿,叫《由僧钵到皇权》,两个月搞定。1947年重搜资料,1948年8月完稿。12月毛泽东在西柏坡见他,问传记事儿,吴晗给手稿。毛泽东看后说朱元璋农民领袖,要肯定。1954年吴晗第三次改完,又送毛泽东。毛泽东说写正面点,别太坏。但吴晗没大改,继续钻研史料。传记费了不少劲儿,但没全听建议。 朱元璋早年苦哈哈的,放牛讨饭,当兵打仗,一路杀出来当皇帝。这人脑子活,听谋士建议,搞政策让老百姓喘口气。画像那事儿,陈毅猜是怕死,但毛泽东说别信谣。吴晗写书时,毛泽东也提醒要看正面。历史就这样,人物复杂,不是黑白分明。朱元璋建明朝,统一天下,但后期杀功臣多,严刑峻法。陵园到现在还立着,提醒后人想想过去。 1953年那次参观,毛泽东对朱元璋挺欣赏,说他不蠢,得天下靠民心。陈毅的说法虽有趣,但没证据。吴晗传记多次改,毛泽东意见是肯定农民领袖作用。可惜吴晗没全采纳。朱元璋从底层爬上顶,政策帮社会恢复,但也残酷。画像丑陋,可能就是当时画风,或有其他原因。历史细节多,值得挖。 朱元璋死后,明孝陵成遗迹。清朝康熙去祭,太平天国毁了点,曾国藩小修。1953年毛泽东去,看画像,纠正陈毅的传闻。吴晗书从1943写到1954,毛泽东两次指点要写好朱元璋。陵园建于1381年,守兵多,保护严。朱元璋措施如卫所制、移民开荒,实打实帮经济。 历史学家吴晗倾心血写传,初稿重庆出,重写后送毛泽东审。朱元璋生平从和尚到皇帝,北伐统一。毛泽东1953参观墓,兴致高,去天文台再去孝陵。画像怪异,陈毅议论,毛泽东说听朱升建议取天下。朱元璋后期病逝,传位孙子。 朱元璋出身穷,经历饥荒瘟疫,入寺乞食。加入红巾军,娶马氏,攻城略地。称帝后,废相设部,分司管地方。屯田减税,丈地查户。画像事件1953发生,陪同多人。吴晗传记修改三次,毛泽东建议肯定作用。 明孝陵南麓建,马皇后先葬。明清保护,战火小损。毛泽东下午去,参观后下山。陈毅捡棍指画像说怕刺杀。毛泽东驳斥,赞朱元璋聪明。吴晗没改书。朱元璋71岁亡,陵合葬。
1953年,毛泽东前往参观朱元璋墓,看到朱洪武的画像:长瘦脸、大下巴、厚嘴唇、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8-09 21:26:39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