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测试续航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是不是只要看工信部的黄纸就行了?我觉得还真别那么

思枫聊汽车 2025-08-09 18:40:56

媒体测试续航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是不是只要看工信部的黄纸就行了?我觉得还真别那么轻易就下结论。

工信部的黄纸确实有公信力,而且非常严谨,固定所有了变量,但是CLTC包括NEDC循环工况是不是有足够的参考意义?

马自达很早之前就提过这个问题,车企开发的时候可以针对循环工况测试做调整,得到一个非常优秀的「模式工况」,但不同用户的实际状况不同导致出现了另一个「真实工况」。

如果只通过工信部的黄纸,我随便找了一汽-大众的速腾和长安马自达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结果显示马自达具备优势,然后我又去海外找了EPA工况下的能耗,结果显示大众更有优势。

EPA数据告诉我们,马自达城市油耗占有,大众高速油耗占优,不同的循环工况,不同的占比都会导致结果发生改变。这还是不考虑高速、城市测试方法呢。

媒体单独拎出来高速、城市场景,进行测试有没有问题?我觉得丝毫没有啊,这就是高速大家在这个工况下的真实表现,我们不要忘了真理越辩越明和兼听则明的道理。

哪怕是媒体进行的极限续航测试,难道对普通用户就没有意义吗?我认为只要告诉了前置条件,一切测试都是有意义的,毕竟有些车开不到,有些车能在现实中复现,这就够了。

这些媒体就是一个超级用户而已,他做的可以是固定变量的测试,也是个人测试,不管什么测试,都是太阳底下没有通过作弊取得的,都是一个真实的样本。样本越多,数据就越真实,是不是?

这几年车企疯狂搞能耗大战,可能你也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同一个车型不做改动,只针对CLTC优化,续航就增加了很多,但用户实际使用就还是老样子,优化越明显,打折率越高。

有很多东西,那张黄纸是展示不出来的,相同的功率,有些能维持很久,有些不能,许多车企直言不讳的讲CLTC太温和了,拉不开差距。

我的观点是,只要不作弊,媒体做这种测试,始终有意义,有些大,有些小而已哉,何故一棒子打死。

0 阅读:0
思枫聊汽车

思枫聊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