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年,46岁的袁崇焕在北京被凌迟处死,挨了3543刀,皮肉削尽,哀嚎声半天不绝,场面让人毛骨悚然。可更诡异的是,当夜他的首级竟凭空消失,没人知道去了哪儿。这一谜团悬了150年,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真相大白。 袁崇焕,1584年出生在广东东莞,家里做生意,但他从小就迷军事,爱读兵书,立志干大事。1619年,他35岁考中进士,当了个小县令。可那时候明朝乱成一锅粥,后金在东北闹腾,边关天天打仗。袁崇焕坐不住了,主动请命去了辽东前线。他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真有两把刷子,靠着脑子和胆子,成了明朝抗击后金的顶梁柱。 1626年,宁远战役,他带着两万人硬刚努尔哈赤六到十三万大军,用西洋火炮轰得对方晕头转向,连努尔哈赤都被打伤,不久就死了。1627年,宁锦战役,他又收拾了皇太极的二十万部队。这两仗打得漂亮,崇祯皇帝对他刮目相看,直接提拔他管大事。可惜,袁崇焕性格太直,1629年没请示就把平辽总兵毛文龙给砍了。这事儿虽说想整军纪,却惹了麻烦,朝里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 1630年,皇太极使了个反间计,放风说袁崇焕跟他勾结。崇祯帝本来就多疑,听了谗言,二话不说把袁崇焕抓起来,以叛国罪判了凌迟。这下,英雄变“叛徒”,结局惨得没法看。 1630年9月22日,袁崇焕被押到北京刑场,绑在木桩上,刽子手拿小刀一刀刀割,血流了一地。据说整整割了3543刀,皮肉都没了,他还撑了半天,疼得哀嚎不断,最后失血太多才咽气。凌迟是古代最狠的刑罚,专为“大罪”设计,袁崇焕挨这一刀,真够惨。 处决完,他的首级被挂在城门上示众,按理得挂好几天。可当天晚上,首级就不见了,守卫愣是没抓到人。这事儿太邪乎,当时没人敢多问,只能传成怪谈。 原来,偷首级的是袁崇焕的一个忠心部下,姓佘。这家伙受过袁崇焕提拔,看不得老大死后还受辱,趁夜黑风高爬上城门,把首级偷走,埋在广渠门附近一个隐秘地方。佘家把这事儿当秘密,一代代传下来,谁也不说。直到150年后,清朝乾隆年间,佘家后人泄了口风,首级埋葬的事才曝光。 这150年,袁崇焕的名声一直被踩在泥里,老百姓信他是叛徒,甚至有人买他的血肉泄愤。可佘家默默守着真相,也算对得起他当年的恩情。 袁崇焕一死,明朝等于自断一臂。他是少数能打后金的将领,没了他,东北防线稀巴烂。毛文龙被他砍后,皮岛那边也乱了套,后金趁机猛攻,皇太极笑得合不拢嘴。崇祯帝杀了袁崇焕,表面上是“除叛徒”,其实是搬石头砸自己脚。没几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上吊,明朝玩完。1644年,清朝接手天下,袁崇焕的死间接帮了忙。 崇祯杀袁崇焕后更没人敢说真话,朝廷乱成麻花,内忧外患一起炸。袁崇焕要是活着,局面兴许不至于崩这么快。 袁崇焕死后,名声臭了大半辈子。北京老百姓恨他“卖国”,朝廷也没人敢提他。可到了乾隆年间,清朝查档案发现,袁崇焕压根没叛国,全是皇太极的反间计害的。乾隆帝挺感慨,下令给他平反,承认他是忠臣,还想找他后人补偿,可惜没找到。 佘家守的首级墓地后来修成了袁崇焕纪念园,在北京广渠门附近。现在不少人去那儿看看,缅怀这位倒霉英雄。 袁崇焕这人,忠诚没得说,打仗也厉害,可惜摊上个多疑的老板和狡猾的敌人。
1630年,46岁的袁崇焕在北京被凌迟处死,挨了3543刀,皮肉削尽,哀嚎声半天
五点动画
2025-08-08 16:02: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