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利比里亚总统多伊浑身赤裸地瘫坐在地上,他的十指被砍掉,耳朵和下体也被割掉,他脸上的表情痛苦万分,嘴里不停的叫喊着,周围却没有人理会他! 塞缪尔·多伊1951年5月6日出生在利比里亚大吉德县的图宗镇,属于克兰族,这个族群在当地是原住民,常年被美洲后裔群体边缘化。他家境一般,小时候上完小学,16岁去兹韦德鲁的一所浸信会中学念书。1969年,18岁的他加入利比里亚武装部队,本想通过军旅拿奖学金,结果被派去干各种军事活儿。他一边服役,一边通过函授读完高中,十年里在不同驻地转悠,到1979年10月11日升为上士,负责蒙罗维亚第三营的行政事务。这段军营生活让他积累了经验,也看到了社会不公,尤其是美洲后裔垄断权力的现实。 1980年4月12日,多伊抓住机会,带领克兰族士兵发动政变。他们袭击总统府,杀了总统威廉·托尔伯特和26名支持者。十天后,又公开处决13名托尔伯特内阁成员,没有审判,直接枪毙。这场突击结束了133年来美洲后裔的统治,多伊自封将军,组建人民救赎委员会,由他和14名低级军官掌管国家。他暂停宪法,释放了一些反对派,还承诺1985年前恢复文官政府。起初,这让本土民众看到希望,因为打破了旧有格局。但很快,他的做法就露出了问题。 多伊上台后,开放港口给加拿大、中国和欧洲船只停靠,让利比里亚成了避税天堂。他支持美国冷战政策,切断与苏联的外交,允许美军快速使用本国设施。这带来一些外资,但经济整体没起色,老百姓日子还是苦。1981年6月,他处决了13名涉嫌政变的成员,没有法律程序。8月,又抓捕托马斯·韦·赛恩等五名军官,三天内枪决,引发公众恐慌。他的政府开始偏向克兰族,其他族群被忽视,社会裂痕加深。 1983年,多伊推出新宪法草案,1984年公投通过。1985年10月15日,他举行总统选举,官方说他以51%得票胜出,但舞弊传闻满天飞,外界观察者认为杰克逊·多伊才是真赢家。他的全国民主党拿下议会多数席位,但反对派拒绝就职。1986年1月6日,多伊正式就任总统,自称“多伊博士”,尽管他的学历有限。这次选举没平息不满,反而激起更多反抗。 1985年11月12日,托马斯·奎沃克帕的政变失败后,多伊加强镇压,针对吉奥族和马诺族展开行动,关闭报纸,禁止政治活动。北部地区暴力升级,造成数千人死亡。这埋下了内战种子。1989年12月24日,查尔斯·泰勒从科特迪瓦入侵,率领全国爱国阵线快速推进。他的部队主要是吉奥族和马诺族人,对多伊积怨已久。到1990年6月,反对派控制大部分领土,蒙罗维亚被围困。多伊的军队不断败退,7月29日,他的士兵在蒙罗维亚一处教堂杀了约600名吉奥族和马诺族平民,进一步点燃战火。 1990年9月9日,多伊试图去西非维和部队总部寻求保护,结果途中被普林斯·约翰逊的独立全国爱国阵线部队抓获。约翰逊是泰勒的前部下,因分歧分裂出来,对多伊有个人仇恨。他们剥掉多伊的衣服,砍掉他的十根手指,然后切掉耳朵和下体,整个过程持续12小时,还被录像。约翰逊在旁喝啤酒,看着多伊失血过多死亡。他的尸体被展示在蒙罗维亚街上,作为警告。这段录像成了内战暴行的证据,暴露了冲突的残酷程度。 多伊死后,利比里亚没马上平静。泰勒的全国爱国阵线和约翰逊的部队为抢地盘继续打,内战拖长。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派监测小组介入,从尼日利亚、加纳等地调兵,试图停火。但1991年6月,利比里亚联合解放运动成立,由多伊旧部组成,进一步分裂战场。1992年10月,泰勒发起“章鱼行动”,数千士兵攻向蒙罗维亚,战斗持续两个月,直到维和部队反击把他推回。 1993年,利比里亚和平理事会和洛法防御力量加入战局,乡村地区也卷入,村庄被毁,平民大批逃亡。1994年,联合解放运动内部分成J派和K派,7月和8月战斗加剧。多项和平协议签署,如1990年班加西停火、1991年洛美协议、1993年科托努协议、1994年阿科松博和阿克拉协议,还有1996年阿布贾协议。这些约定解除武装和选举,但屡次失败,因为派系互不信任。 1996年4月,蒙罗维亚重燃战火,部分城区被毁,国际组织撤离。1997年7月,终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泰勒的国家爱国党以75%选票胜出,在恐吓氛围中上台。8月2日,他接过权力,结束第一场内战。但他的统治也没好转,腐败和暴力继续。1999年,第二场内战爆发,2003年国际压力逼他辞职,流亡尼日利亚,后来因战争罪被捕审判。 约翰逊1992年逃到尼日利亚,2004年返回,进入政坛。2005年,他当选尼姆巴县参议员,创办政党,2014年和2023年连任,直到2024年11月28日去世。整个内战造成20万人死亡,经济崩溃,社会结构破坏,民众长期贫困。利比里亚从多伊时代开始的族群对立,到泰勒掌权也没解决,留下了深刻教训。
1990年,利比里亚总统多伊浑身赤裸地瘫坐在地上,他的十指被砍掉,耳朵和下体也被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8-08 15:03: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