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本质是税收?中外制度差异大揭秘 在全球化视角下,社保和医保的属性差异折射出各国治理逻辑的深层分野。以美国为例,联邦保险贡献法案(FICA)明确将社保和医保纳入税收体系,雇主和雇员各承担 12.4% 的社保税与 2.9% 的医保税,2025 年工资基数上限达 17.61 万美元。这种设计使社保资金直接进入联邦财政预算,2023 年社保税占联邦税收 36.7%,成为第二大税种。德国虽未明确称社保为税,但其 1883 年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要求雇主与雇员共同缴费(如养老保险各承担 9.345%),资金通过行业协会自治管理,国家仅承担最终担保责任,实质形成 "准税收" 机制。 反观中国,社保始终定位为社会保险。尽管 2018 年社保费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但资金仍独立于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以养老保险为例,企业缴纳 16% 进入统筹账户,个人 8% 计入个人账户,形成 "现收现付 + 部分积累" 的混合模式。这种设计既保留共济功能(如 2023 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出 1.8 万亿元),又强调权益归属(个人账户可继承)。2025 年实施的病残津贴新政,更凸显社保的风险共济本质。 制度差异背后是治理理念的分野:美国通过税收实现社会再分配,德国依托行业自治平衡劳资利益,中国则以社会保险构建 "安全网"。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社保缴费率近年持续下调(养老保险总费率从 40% 降至 24%),而美国 FICA 税率自 1990 年以来从未调整,这种动态调整能力正是中国制度灵活性的体现。随着 2025 年渐进式延迟退休启动,中国社保正朝着可持续方向深化改革,在效率与公平间寻求新平衡。 (数据来源:美国国税局、中国人社部、德国联邦劳工局)
社保本质是税收?中外制度差异大揭秘 在全球化视角下,社保和医保的属性差异折射出
啊凯泽看汽车
2025-08-07 10:19:21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