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女将军李贞回乡探亲,遇到了打骂她的第一任丈夫古老三,当二人再相见时,古老三整日提心吊胆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5年12月,寒冬时节,新中国首位开国女将军李贞少将携丈夫甘泗淇上将,回到故乡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探亲。 浏阳作为将军之乡,虽走出多位开国将领,但女将军仅此一位。 李贞的归来,在乡间引起轰动。 1908年,李贞(原名“旦妹子”)生于浏阳一贫苦农家,是家中第六个女儿。 父亲重男轻女,家境窘迫。 1914年,6岁的她被母亲以“当养女”名义送入二十里外古家,实为给少爷古老三做童养媳。 在古家,她地位如丫鬟,饱受虐待:婆婆苛刻,动辄不给饭吃。 古老三不学无术,常对她拳打脚踢,甚至用烧火棍打得她皮开肉绽。 繁重家务和持续暴力构成她灰暗的童年。 她曾想逃,念及家贫,只能隐忍。 1926年,北伐军解放浏阳,革命思潮涌动。 18岁的李贞接触革命宣传,渴望加入。 遭婆家阻拦,两次逃跑,首次被抓回毒打险被“沉塘”,二次成功逃脱,投身革命。 为表决心,改名“李贞”,寓意对革命忠贞。 古家恐受牵连,送去休书断绝关系。 在革命队伍中,李贞找到新生,勤奋好学,能力突出,很快受重用进入妇女协会。 1927年,因表现优异入党。 入党不久,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李贞遭通缉,坚持斗争。 在浏阳革命中心仁和洞一带,她与张启龙、王首道等并肩作战。 一次战斗中张启龙被捕。 王首道策划假扮迎亲队伍混入浏阳城营救,需一女同志扮新娘。 李贞挺身而出。 她沉着坐进花轿,武器藏于红绸裙下。 队伍成功骗过城防团检查,行至关押处,李贞迅速分发武器,率先冲锋,配合城外攻击救出张启龙。 其勇敢机智赢得赞誉。 后与张启龙结为夫妻,经历战火短暂甜蜜。 1929年初,怀孕四月的她在战斗中坠崖,虽保命却失子,伤痛更坚定其革命意志。 1933年,因党内复杂原因,两人被迫离婚。 离婚后,组织安排刚从苏联归国的甘泗淇协助李贞工作,两人互生好感。 1935年长征开始,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关心李贞,有意撮合她与甘泗淇。 长征路上,甘泗淇对李贞关怀备至。 翻越玉龙雪山后,李贞主动表白。 贺龙亲自主婚,赞其为“两个革命干部,一对模范夫妻”。 两人相濡以沫,共同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立下赫赫战功。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 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首位女将军。 甘泗淇被授予上将军衔。 授衔仪式上,毛泽东主席亲切祝贺,称其为难得的“夫妻将星”。 1955年底,李贞与甘泗淇返乡。 消息传开,乡亲涌街迎接。 其前夫古老三难以置信,当众质疑:“她以前是我家丫鬟,怎会是首长?毛主席肯定弄错了!” 此言激怒乡邻,众人将其捆绑送至乡政府。 李贞在乡政府见到被捆的古老三。 她平静认出他,回应质疑:“古三哥,好久不见。我曾是你家童养媳,这没错。但你说毛主席搞错了,那就不对。你觉得毛主席会弄错吗?” 交代工作人员后离开。 工作人员随即为古老三松绑。 惊魂未定的古老三回想过去暴行,本以为难逃严惩,却未被追究,不禁老泪纵横,反复念叨:“毛主席没弄错!毛主席不会错!” 后李贞被问及对古家态度,展现宽广胸怀:“我不恨古家。没有那段经历,我可能不会参加革命,也不会有今天。” 她托人带话:“一切都过去了,革命胜利了,新时代到了。” 1990年3月,李贞将军在京逝世。 临终前,她立下遗嘱:将所剩工资一部分捐给宋庆龄儿童基金会,另一部分捐给丈夫甘泗淇家乡湖南宁乡县,用于资助教育办学。 身后未留物质财产,却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李贞将军的一生,是从童养媳到开国将军的传奇,是女性为民族独立解放奋斗不息的壮丽篇章,其坚韧、勇敢、智慧与无私,永值后人铭记学习。 主要信源:(人民网——李贞:坚贞一生的开国女将军)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