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轮到俄罗斯报复了,对西方国家资产下手!由于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美国和欧盟冻结,产生的收益挪用于援助乌克兰,俄罗斯决定以牙还牙,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冻结的不友好国家的公司和机构的资产,用于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西方国家马上采取行动,把俄罗斯的大量海外资产冻结起来,其中有俄罗斯国家中央银行的储备金,也有俄罗斯大型能源公司的销售收入。 这些钱在正常情况下是俄罗斯稳定外汇、支持国家财政的重要保证,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更让人火大的是,欧盟不仅冻结,还把这些资产产生的利息和投资收益拿去买武器支持乌克兰,完全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俄罗斯当然不能忍,于是,莫斯科下了狠招,从今年开始,正式通过立法,允许冻结那些来自被列入“不友好国家”名单的公司和机构的资产。这些公司大多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 冻结资产之后,俄罗斯不是简单地拿走这些资产,而是把它们产生的收益用来支持国内经济发展和国家预算,这样既回应了西方的“无理取闹”,又能让被冻结资产发挥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这次反制的做法很有策略性。普京签署的法令明确指出,重点并非直接没收西方资产,而是将这些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和收益“合法挪用”到俄罗斯经济和预算中。 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直言,这就是“对西方掠夺行为的对等回应”,是“恢复公平的必要手段”。 这背后的意思很清楚:你先冻结我的钱不说,还把利息收入拿去帮别人打仗,那我也只能用你在我这里的钱产生的收益“反击”你们。 换句话说,俄罗斯用西方的资产赚钱,再把钱用来填补自己经济的“窟窿”,这招挺精明。 俄罗斯冻结的不只是几家小公司,很多都是欧美的大企业。像美国的福特汽车在圣彼得堡的工厂,德国西门子的莫斯科分公司,法国兴业银行在俄罗斯的分支机构等等,资产都被纳入冻结范围。 更有甚者,俄罗斯直接让国内公司接管这些被冻结的资产,保证产业运转。 举个例子,英国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秋明油田有30%的股份,资产被冻结后,俄罗斯直接由本国企业接手运营,今年上半年增加了50万吨的原油产量。德国博世集团在喀山的汽车零部件厂,也被俄罗斯卡玛斯集团接管,保障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 西方企业对此损失惨重。德国大众汽车在俄罗斯有两个工厂,总投资超过15亿欧元,现在一半资产被冻结,生产线被迫停摆,每个月损失高达8000万欧元。 美国麦当劳在俄罗斯800多家门店的资产被冻结,品牌损失估计超过10亿美元。这些企业CEO纷纷向各自政府求助,希望通过外交途径缓和局势。 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冻结资产损失了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普京政府采取反制措施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表示,这些被冻结西方资产带来的收益每年可为俄罗斯预算增加数百亿卢布,虽然不是天文数字,但对于被制裁夹击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更重要的是,这些资产的收益被用在了国内重点项目上,保障就业,稳住工业生产。可以说,俄罗斯的反击不仅是金融报复,更是经济自救。 这次俄罗斯的反制,让欧洲国家尤其难受。虽然美国主要是在背后推动冻结俄罗斯资产,自己在俄罗斯的投资相对有限,但欧洲企业损失巨大,不得不承担沉重代价。欧洲的营商环境日益恶化,外资撤离趋势加快。 更糟糕的是,俄罗斯这种“以牙还牙”的做法,打破了国际金融长期以来的信任基础。过去,各国央行和企业愿意把外汇资产放在欧美国家,是因为相信规则和契约精神。但现在,地缘政治风云变幻,钱放哪儿都不安全,谁都害怕被无故冻结或挪用。 于是,印度把200亿美元外汇储备从欧洲转移到新加坡,巴西也从美国银行撤出500亿美元,换成了人民币和黄金。 这种现象表明,全球金融体系正在经历大洗牌,“去美元化”和多极化趋势明显,国际储备货币的格局也将迎来变革。 俄罗斯这次反制不仅力度大,而且执行迅速,没有给西方企业任何缓冲时间。法令签署后立即生效,许多西方企业被迫连夜重新评估资产安全和合规风险,惊慌失措。一位欧洲能源公司高管甚至坦言,这种“低可预测性”的策略让在俄投资的企业寝食难安。 更让西方紧张的是,俄罗斯并没有一次性公布完整的冻结名单,而是不断释放“清单可能扩大”的信号,形成动态压力。西方企业根本没法预测自己什么时候会被盯上,只能不断调整战略,这无疑加剧了双方矛盾和不确定性。
今年最佳十大科技题材主线龙头梳理!
【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