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口出狂言!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这是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2023年给出的答案!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台湾半导体产业正处于高速扩张期,张汝京却在此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彼时他已在德州仪器深耕多年,从技术岗一路做到管理层,与上司张忠谋共事二十余载,手里握着台积电的股票和期权,生活优渥。 然而,他并未安于现状,而是毅然辞去工作,创办了世大半导体公司。 世界的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预期,短短三年间,这家初创企业便跃居台湾第三大晶圆厂,径直对台积电的行业地位发起挑战,为稳固优势,张忠谋斥资51亿美元收购世大,收购期间,他向张汝京放话:“若赴大陆建厂,台积电股票你将分毫不得。” 这样的警告没能拦住张汝京。2000 年,他带着从美国教会筹集的 14.8 亿美元,来到上海张江。彼时的张江尚为一片农田,他却于此地开启了中芯国际的建设征程,有人质疑他放弃台积电股票是否值得,他的回应简单而坚定:“有些事比钱更重要。” 中芯国际的建设进度堪称行业奇迹,仅用 13 个月,首座晶圆厂就建成投产,2004 年更是成功登陆纽交所,迅速成长为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这自然引发了台积电的警惕,2003 年,台积电以专利侵权为由将中芯国际诉至法庭。 这场官司持续多年,期间经历和解又再次诉讼,最终在 2009 年,中芯国际被判赔偿 2 亿美元并转让 10% 股份,张汝京也因此被迫离职。 自从中芯国际离开之后,张汝京的脚步便未曾有过停歇,他于青岛创立芯恩半导体,专注芯片IDM模式研发,此模式包含设计、制造、封装等全链条,技术难度颇高。 即便年届古稀,他依旧返回上海投身于300毫米大硅片项目。虽然后来因资本因素退出,但始终坚守在半导体研发一线未曾远离。 与此同时,在张忠谋的引领下,台积电于全球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凭借 3nm、5nm 等先进制程,台积电占据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 60% 以上的份额,苹果、英伟达等国际巨头都是其核心客户,其中苹果一家就贡献了 25% 的营收。 张忠谋曾公开表示 “大陆再多钱也做不出高端芯片”,但台积电的技术优势实则依赖美日荷等国的设备、材料和软件,3nm 工艺所需的 EUV 光刻机更是完全依赖荷兰 ASML。 2019年,受美国政策的掣肘,台积电终止了与华为的代工合作,当时华为在 5G 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合作的中断对华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不过,台积电却因此获得了更多客户订单,加上疫情期间全球市场的特殊情况,反而实现了利润增长,这也让其在后续更倾向于配合美国的相关政策。 2023年6月,台湾当局把华为、中芯国际等601家大陆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随即,台积电暂停了与这些企业的业务往来。 但此时的大陆半导体产业已非昔日可比,中芯国际的 14 纳米芯片实现量产,7 纳米技术取得突破,华为麒麟芯片也重新回归市场,这些都离不开张汝京早年奠定的基础。 台积电现任董事长刘德音在采访中曾表示,一旦两岸发生冲突,台湾或将沦为“经济死岛”,他认为台积电的运营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工程师团队,一旦出现动荡,工厂将陷入停摆,进而影响全球产业链。 但他未提及的是,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后,面临着文化差异、工会等诸多问题,成本大幅增加,技术优势也逐渐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回顾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类似的竞争与突破并不少见,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实施打压,尼康、东芝等企业陷入困境,而韩国三星借此机会加大研发投入,在政府支持下迅速崛起,最终在存储芯片领域实现超越。 如今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与当年三星的崛起有着相似的韧性。 如今,张汝京虽已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却依旧活跃于半导体研发领域,中芯国际已然发展成为一股可在大陆市场与台积电相抗衡的力量,其14纳米芯片于市场中的表现不断趋向良好,当年,张汝京舍弃台积电股票,这一抉择如今在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中彰显出深远影响。 在半导体这个充满技术与利益博弈的行业里,张汝京与台积电的故事,折射出不同选择背后的坚守与博弈,从一片农田到现代化的晶圆厂,从技术依赖到自主研发,大陆半导体产业的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像张汝京这样的从业者的坚持与付出。
台积电董事长口出狂言!如果中国大陆强攻台湾,那么你们将会得到的将是一个“经济死岛
墨魂
2025-08-05 23:35: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