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旦开战,大概率是没有回头路的!中国这边已明确警告过:如果美国把日本拉进来,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8-05 17:24:38

中美一旦开战,大概率是没有回头路的!中国这边已明确警告过:如果美国把日本拉进来,那就让它们感受一下14亿人的力量。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近年来华盛顿在亚太的动作越来越密集,从强化美日同盟到频繁搅动台海局势,每一步都在触碰中方的底线。   今年 2 月,美国 “卡尔・文森” 号航母打击群与日本海上自卫队 “加贺” 号护卫舰等兵力,在菲律宾海举行 “2025 太平洋斯特勒” 联合演习。参演兵力包括舰载战斗机、反潜机等多型装备,演习课目涵盖对空战、反潜战等内容,明眼人都看得懂,这类在西太平洋的常态化军演,针对性不言自明。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对台军售从未停歇。2024 年 10 月,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宣布,批准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 NASAMS 防空系统及移动雷达车,总金额高达 19.88 亿美元。这种 “切香肠” 式的挑衅,持续给中美关系升温。     日本这边也没闲着。今年年初,东京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军费预算一口气涨到GDP的2%,创下二战后新高。其中不少装备采购直指“远程打击能力”,比如从美国引进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能覆盖东亚多国。   日本防卫大臣还公开宣称,要“具备反击敌方基地的能力”,这话里的指向性再明显不过。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近期启动了新一代巡逻舰建造计划,首批4艘2000吨级舰艇已开工,配备V-BAT无人机和模块化武器系统,这种设计思路与美制濒海战斗舰如出一辙。     中方的回应迅速而坚决。今年 4 月 2 日,东部战区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 “海峡雷霆 - 2025A” 演练。火箭军部队对模拟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形成战略屏障,重点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精确打击等能力,直接切断外部势力干预台海的通道。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博弈早已不局限于军事领域。科技战打了好几年,美方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制裁层层加码,甚至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芯片产业。但中方的反击也很有力,国产光刻机技术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抢占份额,这些都让华盛顿意识到,想靠封锁压垮中国根本不现实。   今年5月,中埃空军首次举行“文明之鹰-2025”联训,中国派出歼-10C、运油-20等体系力量赴非洲,这种远程投送能力让美军不得不重新评估解放军的全球部署潜力。     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更是绕不开的坎。去年中美贸易额虽然有所波动,但仍突破了6000亿美元。美国农场主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大豆订单,中国制造业也需要美国的高端设备。一旦开战,全球供应链会瞬间断裂,油价、粮价可能飙升,这对谁都没好处。   最让人警惕的是日本的角色。东京这两年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限制,不仅跟着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华设限,还在台海问题上频频发声。前不久日本首相访美时,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里,第一次把“台海稳定”列为“全球安全议题”。   这种把地区问题国际化的操作,无疑是在给中美冲突拱火。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自卫队正系统性构建“跨域作战体系”,从电磁轨道炮的海上测试到无人潜航器的实战部署,其装备发展已突破单一防御需求,呈现进攻性特征。     当前的局势像走钢丝。中美之间的每一次军事对峙、每一轮制裁反制,都在把双方推向更危险的边缘。中方的警告不是威胁,而是在划清底线——台湾问题是内政,谁也别想插手;亚太不是美国的“后花园”,拉盟友搞小圈子注定行不通。   说到底,中美之间没有回头路的冲突,对谁都是灾难。如果有人非要把战争强加到中国头上,14亿人用团结和实力筑起的防线,会让他们彻底明白什么叫“玩火者必自焚”。和平从来不是求来的,而是靠实力捍卫的。

0 阅读:3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