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4年,唐朝开设了武举考试,山东才子黄巢夺得武状元。面圣时,唐僖宗见到他,

历史闪电侠 2025-08-05 13:08:15

公元874年,唐朝开设了武举考试,山东才子黄巢夺得武状元。面圣时,唐僖宗见到他,吓得魂不护体,半晌方定。“你,你太丑了,太丑了。”僖宗大怒,取消黄巢武状元,终生不录用。

年轻的皇帝在巨大的视觉冲击下,不仅粗暴地剥夺了他的武状元头衔,更是一锤定音将其彻底挡在仕途之外。

这对历经文考两次失利、又将全部希望倾注于武举、最终靠实力夺魁的黄巢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黄巢并非寻常之辈,他屡败屡战,文场失意便转攻武科,在年龄已非优势、竞争激烈的武举场中一路拼杀,最终以真才实学折桂。

这不仅证明了他坚韧的意志,更彰显了其卓越的武艺和智慧,然而,唐朝选官,相貌竟是铁律。

即便在以勇力为主的武举中,同样存在“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的隐性标准,史载黄巢出生时便异于常人,面容青紫,身量异常,甚至传说“鼻生三窍,背有八卦,胸前有七星”。

这般形容或许带有后世演绎色彩,但其形貌严重偏离当时审美和官员选拔标准,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场面圣的遭遇,瞬间击碎了黄巢所有的努力和憧憬。

这份源自帝国最高权力中心的赤裸裸的羞辱和排斥,彻底浇灭了黄巢心中最后一点效忠朝廷的火苗。

那份寒窗苦读和习武报国的热忱,瞬间化作了刺骨的冰凌,更可悲的是,皇帝在惊吓之余并未慎重看待此事后续的余波。

当黄巢早年所作那首流露着不平和反骨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随后被呈递御前时,僖宗竟以其仅是个落第者的愤懑之言而一笑置之,完全不屑一顾。

晚唐的根基早已被蛀空,官府的苛政如同不断加码的重担,让万千百姓喘不过气,当私盐贩子王仙芝的老窝被官府抄剿,他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愤如同开闸的洪水,一泻千里。

本就心怀怨恨的王仙芝,即刻联络了另一位同样靠贩盐为生、对朝廷满怀愤慨的同行,而这位同行,正是因貌丑被夺功名、心灰意冷后重操旧业的黄巢。

家乡的沟沟坎坎,成了他积聚力量的火种,他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对百姓疾苦的共情,迅速在家乡聚拢起一支义军。

很快,黄巢便带领着这群同样被官府逼到绝路上的乡民,与王仙芝的主力汇合。

犹如滚雪球般,这支汇聚着人间苦难的军队急速膨胀,最终竟达到惊人的三十万之众,他们攻城拔寨,锋芒所向,朝廷官军一触即溃,连战连败的阴影笼罩着都城长安。

焦头烂额的朝廷祭出了招安的“法宝”,开出了诱人的价码,丰厚的官职和爵位,对于商人出身的王仙芝而言,这正是他潜意识里毕生追求的光宗耀祖之路。

面对朝廷抛出的橄榄枝,他动摇了,甚至彻夜难眠地期待着那份诰命,这一刻,起义领袖与盐贩的裂隙已然深不可测。

同样被朝廷狠狠伤害过的黄巢,则保持着刻骨的清醒,他目睹战友为前程背弃初衷,厉声质问王仙芝:“你我曾在神明面前立誓,要替天行道,带着弟兄们闯出一片天,如今你一走了之,去当那封赏的官儿,叫手下这成千上万同生共死的兄弟们往何处去?”

理念的冲突无法调和,昔日的战友就此分道扬镳, 分兵之后,黄巢面临的是朝廷更加疯狂的围剿。

他凭着无畏的勇气和过人的军事才能,带领起义军如同锋利的匕首,一次次撕碎官军的包围圈,历经艰难险阻,黄巢的义军最终踏入了他的家乡岭南。

数载浴血征战,此刻支撑他的朴素信念之一,或许正是一份“衣锦还乡”的执念,他向朝廷提出了一个条件:授予天平节度使的官职,便接受招安归顺。

然而,面对他的请求,朝廷的反应却令人心寒,他们只想让这只猛虎俯首称臣,却吝啬得连一个官位也不肯赐予。

这份拒绝,终于让黄巢对那个腐朽透顶的王朝彻底死心,所有的忍耐到达了极限,最后一根弦骤然绷断!

不再存有任何幻想的黄巢,一鼓作气驱兵北上,义军如同燎原烈火,最终燃遍长安,那个曾经嫌他丑陋、将他拒之门外并间接造就了这一切动荡的皇帝,此刻只能仓皇如丧家之犬般逃离了他富丽堂皇的宫殿。

这场席卷大半个中国、历时近十年的黄巢起义,虽未能长久坐拥天下,但他终究实现了亲手埋葬旧王朝并短暂建立新朝的夙愿。

回头望去,从考场上的屡屡碰壁、到武举夺魁后的奇耻大辱、再到被朝廷招安时彻底的戏弄与背弃,一步步堆积而成的屈辱和愤怒,最终化作倾覆唐室巨厦的最猛烈的炸药。

一个帝王因一时的愚昧好恶埋下的火种,最终点燃了埋葬自家江山的漫天烽火。

0 阅读:213

猜你喜欢

历史闪电侠

历史闪电侠

关注我 !带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