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前,南京百姓为何不撤退?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战争打起来后,城内的百姓就开始逃命,船票价格开始疯涨。 上海还没沦陷的时候,从南京坐船到武汉,一张普通船票才40块银元,行李费也就10块。 可到了11月,上海失守了,货运船票涨到了200块银元,客运票要1000块银元。 那时候,一个拉黄包车的,一个月也就挣8块银元,小商贩也就5块左右。 对于这些靠卖苦力、做小买卖过日子的老百姓来说,1000块银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们根本就拿不出来。 就算有人咬咬牙买了船票,也不一定能顺利上船。 因为好多船都被国民政府征用了,用来运送政府机关的人和当兵的,普通老百姓就算有票,还得再花钱雇小木船才能登轮,而且雇小木船的费用也被抬得很高。 所以,没钱成了老百姓跑不了的最大难题。 淞沪会战打输了之后,好多打败仗的军队和难民都往南京跑,直接导致南京交通瘫痪。 铁路、公路还有水路,全都不通了,老百姓想跑都找不到交通工具。 国民政府虽然征用了全市600辆汽车和220只民船来疏散人员,可这些资源大部分优先给政府机关和军队使用 南京市长马超俊还提议,让交通部西迁的船只回来接难民,结果根本就没用。 等南京要沦陷的时候,这些船根本回不来,老百姓只能看着江,却没办法坐船走。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国民政府那些当官的对淞沪会战判断失误,他们还以为国际上会来帮忙调解,或者日军会在上海停下来,不接着往南京打。 所以,南京的防御和疏散准备都做得特别晚。 国民政府虽然11月20号宣布迁都重庆,但对外还说要“死守南京”,故意把情况说得没那么严重,好稳定军心。 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真实的战况,也不知道战争有多残酷。 上海沦陷后,日军没搞大规模的屠城,南京老百姓就觉得,就算日军占了南京,也不会把大家都杀光。 他们没料到日军会这么狠,这么没人性。 而且那时候,大家还寄希望于国际法和国际舆论,觉得日军多少会有点顾忌,不敢乱来。 国民政府在安排老百姓逃跑这件事上,毫无计划有。 一会下命令让跑,一会又改主意不让跑,把老百姓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该听谁的。 11月8号,蒋介石下命令大撤退,可才过了半个月,对于是守南京还是放弃南京,又变了好几次。 几十万大军因为没个统一的指挥,撤退的时候乱成一锅粥,成了大溃败。 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唐生智为了表示要死守南京的决心,下令把城外的船都销毁,还把城门都堵上,只留了一个城门能进出。 可等到要撤退的时候,这些堵城门的举动却成了老百姓逃跑的绊脚石。 而且,那些当官的在逃跑的时候,只顾着自己,根本不管士兵和老百姓的死活。 有的高级军官逃跑的时候,不但没通知自己带的部队,还下令把城门关上,把部队和老百姓都挡在了外面。 他们过了江之后,还把船都烧了,直接断了身后部队和百姓的退路。 对此,你怎么看?
1938年,八路军打退日军进攻后,营长王耀南突然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大家快冲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