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继续援乌,头铁背后是“战略断奶”的苦果 有些事啊,不到火烧眉毛,真没人掰扯

椰子说历史 2025-08-04 16:35:18

德国继续援乌,头铁背后是“战略断奶”的苦果 有些事啊,不到火烧眉毛,真没人掰扯。德国这回,又给乌克兰送了两套“爱国者-3”防空系统,合起来乌克兰手里从德国拿到的已经五套了。这事一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德国咋又冲在最前线? 美国都不掏钱了,德国是真不怕断气断电也要硬上?其实这事不止是“援助乌克兰”这么简单,背后是一整个德国对俄罗斯“战略断奶”后,自我定位的大洗牌。 “头铁”不等于糊涂,德国是认了这个局 先不管德国现在是“头铁”,得说句实话:德国这回真不是脑子一热。这是清清楚楚的战略站队。 美国这边军援迟疑,拜登为了选票开始“省着花”,只给乌克兰一些淘汰的霍克系统,结果德国反手甩出两套爱国者-3,外加配套导弹。啥意思?就是说美国能缩手,但德国不能示弱。北约里,总得有人顶着脸往前冲,不然整个西欧的安全氛围就塌了。 而德国,认了这个局——它知道自己能源不可能再靠俄罗斯了,这一条路已经炸了(北溪真炸了)。既然过去几十年搭在俄德能源合作上的那张牌桌翻了,那就干脆把椅子都踹了,换张桌子。 从“能源红利”到“工业焦虑”,德国正在补刀自己 你得知道,在默克尔时代,德国靠北溪一号、北溪二号捧着俄罗斯的天然气,玩得是“我不靠核电,能源便宜还环保”,可一旦和俄闹翻,这套剧本就立马崩了。 德国现在已经成了个“非核国家”,核电厂关得差不多了,还非得从邻国进口电。你以为德国人乐意?当然不。但这就是他们走的路线——反俄、去核、挺乌,这仨挂钩了。 所以现在德国是个啥状态?制造业不挣钱,能源还得花高价买,工业空心化苗头明显,还非要往乌克兰塞武器。真不是因为傻,而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德国在欧美这桌牌里连个位置都坐不稳了。 德国不是援乌“上头”,是要把“北约里子的锅”端稳 咱说句直白的,北约里大家都知道,美国嘴上说支持,其实给乌克兰的都是“旧货”,霍克系统那是美军上世纪的防空骨灰级战术资产,淘汰都几十年了。现在拿出来一刷漆,说是对俄防空利器,谁信? 结果德国反而真掏腰包,送的是自己从美国进口的“爱国者-3”,这可是北约现役主力。德国干嘛这么实在?因为欧洲不能让美国“自己跑了、我还空着手”,那就等着俄军大规模打穿乌东。 再说白点,德国这是硬扛着当“欧洲安全代理人”。可问题也来了:它自己都已经防空系统告急,库存见底,还这么玩,自己家万一哪天真出事了,用啥?长矛? “数百无人机每天炸”,德国这点援助叫“救火还是加柴”? 现在问题来了,德国给的这点“爱国者”值不值?有没有意义? 咱不讲玄学,讲数据——根据外媒爆料,现在俄军常态投射“天竺葵-2”无人机,每天500架起步。 这可不是试飞,是实打实的饱和攻击。而“爱国者-3”的成本呢?一发导弹三百万美元以上,一个发射单位几十亿美元。这种“以黄金打塑料”的模式,持久战你根本玩不起。 说句不好听的,德国送两套系统到乌克兰,不是为了“赢”,更像是给舆论一个交代——我们没躺平、没撒手,咱德国人有担当。但说句大实话,这种级别的援助,对乌克兰能不能撑到明年,意义真不大。 这不是援助,这是德国对“未来自己的表态” 从地缘上说,德国怕啥?怕俄罗斯咬过波兰,打到柏林门口。怕的是北约战略防线塌了。 所以德国现在把“军事援乌”当成是给自己买未来安全。不是因为乌克兰有多亲德,而是德国知道自己一旦失去了地缘缓冲区,自己的安全要靠谁?法国?英国?算了吧。 而从政治上说,德国这套操作也是给国内政治派别看的。绿党本来就是亲美亲乌、反俄的急先锋,社民党也怕被说“对俄软弱”。所以现在全党一边倒:乌克兰撑住,我们才安全。你看懂了这一层,就知道德国这一脚不是“头铁”,是咬牙。 德国这步棋走得不傻,但很赌。赌的不是乌克兰能不能赢,而是赌“只要我们不掉链子,俄罗斯不敢放肆”。可一旦真赌输,那就是德国制造、德国电价、德国战略空间全线溃败。 说句人话:德国现在是在下一个“决心赌注”,而乌克兰,不过是它和俄罗斯对赌的那块筹码罢了。 至于乌克兰本身能不能赢?那才真不是德国最关心的。 参考文献: 德国将向乌军追加援助“爱国者” 参考消息 德国将再向乌克兰移交两套“爱国者”防空系统 北晚在线

0 阅读:0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