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八路军活捉了日军中佐,刘伯承大喜过望,忙说要奖励这个战士,可当听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04 10:46:28

1943年7月,八路军活捉了日军中佐,刘伯承大喜过望,忙说要奖励这个战士,可当听说俘虏是皮定均亲自抓的,瞬间大怒:“他不要干司令了!”旁人不解,皮定均身先士卒,抓了个中佐,那是立了大功,刘师长为何如此态度?

八路军在抗战中活捉日军中佐的消息传到师部时,刘伯承正在地图前研究作战计划。

听到这个喜讯,他立即放下手中的铅笔,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要知道在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虽然歼敌上千,却连一个日军俘虏都没抓到。

而这次能生擒一名中佐军官,对获取日军情报、研究敌军动向都有重大意义。

刘伯承当即表示要重赏这名战士,还特意嘱咐要给他记大功。

可当参谋说出俘虏是皮定均亲自抓的,师长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只见他拍案而起,怒斥道:"他一个司令官跑去抓俘虏?我看他是不想当这个司令了!"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不明白师长为何发这么大火,毕竟皮定均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按理说应该表扬才对。

这事得从当时的战场形势说起,日军士兵深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宁死不降是普遍现象。

平型关战役前,八路军专门下达过抓俘虏的命令,可即便歼敌千余,还是没能活捉一个。

后来研究发现,日军士兵不仅宁死不降,还会装死偷袭,有战士去查看"尸体"时被突然暴起的日军所伤,正是这样的战场环境,让活捉日军变得异常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皮定均当时担任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打仗从来都是冲锋在前。

他带领部队伏击日军运输队时,发现一名中佐军官负伤倒地,他亲自带人将其制服,这才有了活捉中佐的战果。

其实,刘伯承发火不是没有道理,作为高级指挥员,皮定均肩负着整个军分区的指挥重任。

战场上子弹不长眼,万一有个闪失,部队就会失去指挥。

试问八路军培养一个分区司令要付出多大代价?指挥员的价值岂是一个中佐俘虏能比的?

刘伯承常说:"指挥员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你的生命不属于你自己,而是属于整个部队。"

由此可见,日军俘虏确实难得,二是高级指挥员必须明确自身定位。

皮定均的勇猛值得敬佩,但刘伯承的震怒更显出一个优秀指挥官的远见。

战争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游戏,越是高级指挥员越要懂得保存自己,这样才能带领部队取得更大胜利。

后来,皮定均在解放战争中创造了中原突围的奇迹,带着部队在敌军重围中杀出条血路。

毛主席特意批示"皮有功,少晋中",将他从中将晋升为上将。

这个从大别山走出来的放牛娃,最终成为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而当年活捉日军中佐的故事,也成为军史上一段耐人寻味的插曲。

0 阅读:101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