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太平军打2万湘军,李秀成为何不进行反包围,把曾国荃困住,然后内外夹击?雨花台之战,李秀成真的很无奈,他是一个人在战斗。 1862年10月,李秀成拉着13位诸侯,以及20万大军前来京师,投入雨花台之战。大战持续44天,一度突破湘军防线,击伤曾国荃左额,却功亏一篑,无奈退出战场。 雨花台之战,李秀成所采取的战术,许多人都不认可,因为压根就没胜算。20万大军直接强攻要塞,猛扑湘军构筑起来的坚固堡垒,太平军以血肉之躯发起冲锋,属于蛮干。 强攻坚固堡垒,结果只能是失败,这没啥好说。很简单道理,飞机与坦克大规模投入战场之前,只要对方决心坚守,且补给稳定,几乎很难突破堡垒。 李世民够厉害吧,号称帝王用兵第一人,结果呢?安市城下,十几万唐军围攻数千高句丽,打了2个多月,唐军城外阵地被破坏,粮草耗尽,李世民退兵。 徐达够厉害吧?庆阳之战,围点打援,十几万明军花了3个月才拿下城池,张良臣不过数千人而已。 一战期间,德意志够厉害吧?想当年色当战役,快速结束战斗,拿破仑三世沦为俘虏,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10万法军举手投降。一战又是如何呢?死磕堡垒几年,德意志自己崩溃,法国成为赢家。 湘军也是如此,号称猛将如云,依托清朝国力,且太平军多线作战情况下,是如何拿下要塞呢?武昌、九江、安庆、吉安,都是花了将近2年或者更长时间,毫无亮点。 攻坚战,攻取要塞,难度太多了,李秀成44天就想拿下雨花台,明摆着就是不可能实现。苏州会议上,李秀成向留守将士许诺40天后回来,继续经营江浙。 40天就能拿下雨花台吗?李秀成自己也没底,他一上来就猛攻,朝着曾国荃事先构筑好的要塞冲锋,太平军将士以血肉之躯冲向湘军炮火,除了勇气可嘉,实在没啥意义。 对此,许多人就有疑问了,太平军人多势众,兵力数量是湘军的10倍,为何不进行反包围,把曾国荃困在里面,然后内外夹击,一举打垮湘军呢?李秀成真的很无奈,方法不错,实则行不通。 曾国荃率湘军来雨花台,不是为了攻坚战,而是围困天京,继续打一场持久战与消耗战,凭借水师与后勤优势,耗死城内守军。 湘军野战水平有限,攻坚作战也一般,但水师很强,后勤补给稳定。李秀成想要拿下曾国荃,在武器装备没有质的突破情况下,正常情况就是反包围,把曾国荃困住。 曾国荃孤军深入,才2万人,典型的符合“十则围之”兵法战略。但是,李秀成不能这么做,因为太平军不具备围困曾国荃的条件,无法断绝湘军补给。 20万太平军很多吗?答案是否定,因为精兵数量太少。李秀成想要堵住曾国荃,最关键的截断湘军补给线,也就是控制长江,李秀成做不到,因为太平军没有水师。 缺乏水师情况下,如何封锁长江补给线呢?重点围攻大胜关,摧毁曾贞干最大的堡垒,堵住湘军这条运输动脉是其一,但同样很难,因为需要花时间。 李秀成的对手是谁呢?曾国荃湘军只是其一而已, 八旗、绿营、淮军、楚军、洋枪队、列强干涉军、各地团练武装,他不可能专心对付曾国荃,力不从心。 在曾国荃身上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李秀成承受不起,他的江浙基地也许就保不住了。李秀成为何许诺40结束战斗,然后返回苏州呢?李秀成的许诺,证明他自就没信心打赢攻坚战,只是应付洪秀全罢了。 李秀成多线作战,无法与曾国荃拼消耗,作战只能是疾风骤雨,但对攻坚作战来说意义不大。曾国荃虽说只有2万,却都是精兵悍将,且补给稳定。李秀成所谓20万大军,精兵数量有限,且其他诸侯不积极,李秀成、李世贤兄弟麾下的老兵有一万就不错了。 雨花台之战,李秀成无法对曾国荃进行反包围,虽说该战术很好,但李秀成没这个条件。雨花台之战结束后,就很少有太平军来救援天京,仅限于守城,兵力不足一万,湘军却还要花了差不多2年才拿下,可知湘军实际战斗力如何了。#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20万太平军打2万湘军,李秀成为何不进行反包围,把曾国荃困住,然后内外夹击?雨花
时光沉淀韵味
2025-08-04 08:47:08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