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刘涌被执行死刑前十分镇定,苦笑看妻子、拒绝更换新衣服,押到殡仪馆抬进

瑶步踏花归 2025-08-02 11:46:00

2003年,刘涌被执行死刑前十分镇定,苦笑看妻子、拒绝更换新衣服,押到殡仪馆抬进执行车,行刑时他未作挣扎,只提出了两个要求,喝一口白酒,让妻子在脚镣处塞进一元钱。 倒回84小时前,12月18日,刘涌被最高法院再审宣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消息传来,看守所内的他面无表情,只是低头摩挲着左腕上早已激光清除的刺青疤痕。 曾经的“嘉阳集团”掌舵人,沈阳中街无人不惧的黑帮头目,如今只剩一身灰色囚服和满脸胡茬的憔悴。 绝食三天的他,眼神空洞,却在听到判决后提出两个请求:喝一小口白酒,脚镣里塞一枚一元硬币。 这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东北辽西地区死刑犯的古老习俗。搜索资料显示,脚镣塞钱象征“买路财”,意为给阴间小鬼打点,顺利过关;而白酒则是“断头酒”,既麻痹神经,也寓意斩断阳世牵挂。 刘涌选的硬币是1993年版菊花图案,像是对过往岁月的某种隐喻。法警检查后,将硬币塞回脚镣间隙,他低头看了一眼,嘴角扯出一抹苦笑。那一刻,他似乎不是那个双手沾满血腥的黑帮老大,而只是个想“走得体面”的普通人。 12月22日上午10点30分,最高法院法官当面宣判后,刘涌被押赴刑场前的最后环节,是与妻子刘晓津的短暂会见。 殡仪馆外墙上“严打黑恶势力”的红漆大字刺眼,室内冷光灯下,刘晓津被法警搀扶着,隔着两米距离声嘶力竭地哭喊:“下辈子好好过!”刘涌却只是闭眼点点头,苦笑了一下,转身不再看她。 妻子带来的藏青色新西装被他拒绝,他执意穿着那身破旧的灰色囚服,像是在用最后的方式认命。 这一幕让人心酸,也让人唏嘘。搜索到的资料显示,刘涌与刘晓津的感情复杂而深刻,她曾是他最信任的“军师”,也是唯一在他落网后不离不弃的人。 可到了这一刻,所有的过往都成了无法触碰的伤疤。遗物清单里,妻子带来的毛裤甚至未开封,就被收走。刘涌的沉默,像是对所有牵挂的最后割舍。 11点15分,刘涌被押上注射车前,法警递上一小杯锦州老窖白酒,不到50毫升。他接过,仰头一饮而尽,烈酒入喉,眉头都没皱一下。 随后,他主动挽起袖子,配合注射,嘴里只吐出几个字:“没了,快办吧。”东北方言的短促语气,透着一种麻木的平静。 搜索《犯罪心理研究》相关文献显示,这种镇定往往是长期暴力生活导致的情绪剥离——他早已习惯了生死边缘的冷酷。 11点35分,心电图呈直线,全程仅17分钟。刑场外,沈阳市民燃放鞭炮庆祝“黑老大”伏法,案发地中街的商户甚至摆上白酒祭奠受害者王永学。 而刘涌的江湖,最终以一枚硬币和一小杯白酒画上句号。那枚硬币被法警取下后,交由家属保管,成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规矩”。 回看刘涌的一生,他从沈阳街头的小混混,逐步成为掌控“嘉阳集团”的黑帮头目,双手沾满血腥,罪行累累。 然而,在生命最后84小时,他却展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对死亡的认命,对妻子的沉默,对江湖规矩的执着。 这让人不禁思考:他是彻头彻尾的恶人,还是被环境和欲望吞噬的普通人?搜索相关评论显示,民众对他的死既有痛恨,也有对社会环境造就“黑老大”的复杂反思。 2003年12月22日,那个阴冷的冬日,刘涌的生命定格在锦州殡仪馆的刑场上。脚镣里的硬币,白酒的辛辣,妻子的哭喊,交织成他最后的画面。 而这个故事,或许也提醒着我们:无论多么风光或罪恶,人生终有尽头,留下的,只有那一刻的抉择与告别。

0 阅读:5553

评论列表

火山

火山

15
2025-08-02 16:57

作恶多端,万死难赎其罪。

用户10xxx38

用户10xxx38

9
2025-08-02 16:50

应该给群众用木棍打死

针尖儿

针尖儿

4
2025-08-02 18:55

刘氏的血性!好走,刘氏兄弟!来生把道路审仔细一些!

我是杠精我骄傲

我是杠精我骄傲

3
2025-08-02 21:14

一个罪犯,你把他写得这么悲壮,到底想表达什么?

用户10xxx89

用户10xxx89

2
2025-08-02 20:00

就是个冷血动物。动物。

小眼睛的胖领导X

小眼睛的胖领导X

1
2025-08-02 21:32

死没死?

猜你喜欢

瑶步踏花归

瑶步踏花归

只会拙笔垦史田,阡陌纵横,当心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