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凉下肚,阳气被困住!气血走不动,所以你就会累。说来实在令人唏嘘!如今真正需要大

飞翔说健康 2025-08-02 08:44:21

寒凉下肚,阳气被困住!气血走不动,所以你就会累。

说来实在令人唏嘘!如今真正需要大碗喝凉、寒食入腹的人,十不足一。反倒是大环境之下,阳虚体弱的人遍地皆是!可偏偏啊,大部分人就爱往肚子里灌那些冰凉东西,雪糕、冷饮、沙拉一个不少,结果呢?人是越吃越凉,越凉越累,累得连眼皮都抬不起来! 要是没那份上班打卡的责任撑着,不少人怕是连床都懒得爬起来了。

​这个寒凉一下肚,人就迈不动腿?关键就在这气血上! 中医说“寒则凝滞”。寒凉如同冰水浇火,最是伤我们那点宝贵的阳气。阳气一弱,身体这台大机器的“发动机”就马力不足了。阳气更是带动气血运行的“动力源”,没了这股温煦推送的力量,气血就像冬天结了冰的小河,流不动了! 气血流不动,身体各处得不到滋养和能量,人不就蔫了、累了、瘫了吗?

​气血堵在那,可轻可重! 轻点的,就是浑身没劲,哈欠连天。严重些的呢?那就成了“气滞血瘀”:气血在某个地方彻底卡壳儿,凝结成团。你去看看现在体检报告,瘤啊结啊息肉的为啥那么多?不就是气血通道堵了,垃圾毒素都“积滞”堆在那长了东西嘛!

​所以给这些“冰人”调身子,补气血最是棘手! 你一上来就鹿茸、阿胶、高丽参可劲招呼?不行!气儿都堵着呢,这好东西根本运化不开,补不进去! 非但补不成,马上喉咙痛、口舌生疮、满脸冒痘的“上火”症状就先来了——这就叫“虚不受补”。

​那咋办?诀窍就在于“开路”先于“送货”! 你得先加一点活血化瘀、疏通道路的药,分量不必多,几克足矣,好比疏通水渠的小钩子。轻轻这么一疏,道路一通,你再给他进补试试?马上妥妥地吸收了!常用的,比如力量轻柔点的,就上三棱、莪术;瘀堵厉害点的,用三七、丹参;若是陈年顽瘀,“冰封三尺”,那就派桃仁、红花这类重将出马。

记住这个思路:欲补先通!尤其是那些脾胃被寒湿、瘀血困住的,吸收功能坏掉了,你吃龙肝凤胆也不顶用。很多人抱怨“各种补品吃了个遍,啥效果没有”,根就在这里!

​当然了,也有些人身子虚成了“豆腐渣”。 气虚得厉害,稍微用点三棱、莪术都可能头晕眼花、脚下发飘,那可真叫个难伺候!这等虚人,那些疏通药可不敢硬碰了。 怎么办?我们就换条“温通”的思路走! 用点力道温和又能“活动”气血的,比如山楂(消食化瘀)、鸡内金(健胃化滞打硬块)。更重要的,是扶助、温煦那被寒气困住的阳气本身! 好比点把小火,慢慢烘热冻住的水管。

这时附子、细辛这类回阳救逆、温通十二经的温热大药就能派上用场了。等这一番“小火慢煨”,身子骨暖回来一点,气血能自己挪动几步了,再结合前面那些活血药疏通大路,就能受用了。治病嘛,讲究个先后顺序!

​说到底,底子厚、身体壮的人最好调理。 药吃下去,身体能运化开,自然好得快。而底子薄、一身毛病的就难喽! 用凉的药?他胃脘刺疼受不了!用热的药?头又胀痛得直炸!用温性的?牙床子上火也难受!补点东西?咽喉立马肿痛咽不下!哈哈,你说说,多难搞!

​这些年摸爬滚打下来,我真算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啊,不管你分享个什么“秘方神方”,总有人吃了不灵光,甚至反受其害。为啥?体质千差万别啊!

所以我很喜欢给大家推荐食方,这个比较平和,比如这个红参拿来炖汤,还有其他中药材拿来炖汤,炖过之后偏性会少一些。

我喜欢红参,因为妙在红参这宝贝! (将生晒参蒸制炮制后的) 红参性偏温,但它的温,不是蛮不讲理的那种燥热。人参的精华在于能“生阴后阳”!简单讲,它第一步先是滋养你的阴液(水分血液津液),第二步接着才有力气生出强大的阳气(能量动力),它本身自带运化之机,不容易呆滞瘀堵。最妙的是它能补益五脏,整体调和。肺强了能更好地“生肾水”(金生水),给深层的阴液添柴加薪,整个循环就盘活了。

​这不就正正对上了现代人的路数? 看看周围的人:成天耗神、熬夜刷手机,气也虚、阴也亏,浑身阳气被伐得体无完肤!红参炖鸡蛋这种稳妥持久的温补之品,就好比给透支的账户细水长流地存本金生利息,实在合适不过啦

0 阅读:104

评论列表

黄蜂

黄蜂

1
2025-08-02 09:37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