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提气了!”今年2月,中国一男子在美国军品店,发现售卖的日军侵华罪证,包括七七

冷冻国际 2025-08-02 06:52:48

“太提气了!”今年2月,中国一男子在美国军品店,发现售卖的日军侵华罪证,包括七七事变纪念酒杯、疑似生化部队装备等。他当即花564.12美金买下所有物品,打算捐给国内博物馆。网友:买下的是历史铁证,扛起的是民族责任,好样的!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中心,一家不起眼的军品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战争遗物。

2025年2月,合肥商人王峥嵘带着孩子走进这家店铺时,原本只是想让孩子近距离了解历史,突然在店内一个角落发现,一面日本军旗格外刺眼,走近细看,王峥嵘发现这里集中摆放着大量日军侵华时期的物品。

四只清酒杯上赫然刻着"支那事变"字样,还标注着"辎重兵第十四联队"等部队番号,这种将侵略战争美化为"事变",并制作纪念品庆功的做法,让人愤慨。

更令人震惊的是,货架上还有疑似日军化学部队使用的防护装备,一双防护靴的标签上,用英文潦草地写着"Chemical force",店员介绍,这些物品来自二战时期日军在中国战场使用的装备。

王峥嵘立刻联想到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那支以中国人为实验对象进行细菌战研究的魔鬼部队。

面对这些沾满中国人民血泪的"商品",王峥嵘没有选择愤然离去,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将这些罪证全部买下,564.12美元,换来的是19件珍贵的历史物证。

除了那些令人愤怒的侵略者遗物,他还特意购买了两本封面印有中国抗战士兵照片的美国老杂志,作为对历史真相的另一种见证。

王峥嵘深知,这些散落在海外的物证,如果继续留在异国他乡的货架上,只会成为猎奇者的收藏品,而将它们带回中国,让它们在博物馆里接受历史的审判,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回国的路途充满未知,携带这些特殊物品过海关,存在被扣留的风险,但王峥嵘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使物品被扣,他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也能成为历史的见证,幸运的是这批特殊的"纪念品"最终顺利抵达合肥。

7月30日,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王峥嵘将这19件物证全部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从美国货架到中国博物馆,这些物品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回家"之旅,它们不再是标价出售的商品,而是警示后人的历史教材。

这次经历对王峥嵘的孩子来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孩子主动拿出零花钱,要和父亲一起购买这些历史见证物。当抽象的历史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眼前时,那种震撼是任何书本都无法比拟的。

王峥嵘的行为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反响,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个人的善举,更体现了中国人对历史的态度,有评论指出:"每一件物证都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每一次守护都是对先烈的告慰。"

这些侵华罪证为何会出现在美国的军品店?二战结束后,大量日军物资流散各地,成为收藏市场的商品,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外国人来说,这些可能只是有年代感的军事用品,但对中国人而言,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是民族的伤痛。

安徽革命军事馆馆长表示,这批文物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展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那段历史,特别是那些刻有"支那事变"字样的酒杯,是日军美化侵略行径的铁证。

历史不容遗忘,更不容篡改,王峥嵘的行动提醒我们,守护历史记忆不仅是国家和专业机构的责任,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守护者,当我们在世界各地发现这些历史的碎片时,将它们带回祖国,让真相得以保存和传承,这本身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

88年过去了,七七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段历史留下的警示永远不会过时。

这些从海外回归的罪证,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苦难的岁月,提醒着每一个参观者: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0 阅读:166

评论列表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9
2025-08-02 08:44

先生大义

冷冻国际

冷冻国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