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俄罗斯坚决不放手乌东4州的原因,现在乌东四州已经成俄罗斯“经济命脉”,也可以说是以战养战。 要说俄罗斯对乌东四州那股子执拗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点门道,这四个州在普京眼里,怕是早就被当成了这场旷日持久战争的战利品和救命稻草。 毕竟打了三年多,军费烧了13.5万亿卢布,要是连块像样的地盘都捞不着,那面子上可实在挂不住。 但别以为这是啥战略高地那么简单,里头的经济账才是真章,就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光听名字不起眼,可这俩地方攥着乌克兰16%的GDP,每年能挖2300多万吨煤炭,还有几十家冶金厂子,对俄罗斯来说,这就像饿汉见了面包,尤其是在西方制裁把能源出口路堵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些资源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再看扎波罗热,欧洲最大的核电站就在这儿,平时能供乌克兰四分之一的电,虽然现在也就剩个反应堆低功率运转,发电量只有平时的12%,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是能稳住,将来就是个源源不断的电钱包。 南边的赫尔松更不用提,跟乌克兰其他地方加起来,占了全球小麦出口的三成多,民以食为天,控制了粮袋子,不光能填饱自个儿肚子,关键时刻还能当筹码,俄罗斯这算盘打得,隔着黑海都能听见响。 为了把这些宝贝攥牢,俄罗斯也是下了血本,什么化工企业、港口、国防公司,一股脑儿都收归国有,连最大的通心粉厂、谷物出口商也不放过,恨不得把整个产业链都搬到自己名下,这哪是占领地盘,分明是想把人家的家当全搬回自己家。 但话说回来,这"聚宝盆"也不是那么好端的,赫尔松的麦子好多烂在地里,顿巴斯的煤矿因为打仗减产大半,扎波罗热核电站天天闹安全警报,俄罗斯喊着以战养战,可光修复赫尔松的灌溉系统就花了几十亿,这账其实有点亏。 不过,莫斯科现在是骑虎难下,2025 年刚把这四州写进宪法,等于当众拍了胸脯,再吐出来脸往哪搁?乌克兰那边更不可能认,丢了这 18% 的地盘,等于丢了半个工业家和粮仓,西方援助又撑着底气,两边就这么耗着,地里的麦子熟了又烂,矿坑里的煤挖不动,只有炮弹越打越多。 说到底,所谓的"经济命脉"不过是战争的遮羞布,顿巴斯的煤矿再值钱,也抵不上这三年死的人;赫尔松的麦子产量再高,也填不满战争撕开的窟窿,真要算总账,那些被炸烂的工厂、荒废的农田、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才是最赔本的买卖。 总之,这场仗打到现在,早就不是为了什么资源和地盘了,双方都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耗下去,战争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赢家,只会留下满地狼藉和无数家庭的伤痛。
俄外长称,俄罗斯在单打独斗,马上就有人追问:那中国算什么呢?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65评论】【66点赞】
用户10xxx21
毛子以战养战,消耗了自己,娱乐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