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美国小伙花费25万美元,购买了一张无限次机票,航空公司原以为是自己

菖蒲繁花居 2025-07-31 21:09:15

1987年,一美国小伙花费25万美元,购买了一张无限次机票,航空公司原以为是自己赚了,结果小伙儿接下来的操作却令其苦不堪言! 事情得从头说起。1980年代,美国航空业竞争激烈,各大公司为了拉客使出浑身解数。美国航空推出了一个超级大胆的促销活动:AAdvantage计划里的“终身无限飞行通行证”。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的优惠券,花25万美元,就能买到一张能让你一辈子随便坐他们家飞机的票,而且还是头等舱待遇!听起来是不是很夸张?当时航空公司觉得,这么贵的价格,能买的人肯定不多,就算买了也不可能天天飞,成本完全可控。于是,他们信心满满地把这票卖给了像史蒂夫·罗斯坦这样的人。 史蒂夫当时30来岁,芝加哥的一个金融从业者,手头有点闲钱,又爱到处跑。他一看这机会,觉得值!25万在1987年可不是小数目,但对他来说,这就像买了个无限畅玩的通行证。签合同的时候,航空公司估计还偷着乐,心想这家伙最多飞个几百次,哪能把票钱飞回来啊?可他们低估了史蒂夫的“玩法”。 买下这张票后,史蒂夫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他不是那种偶尔飞一次度假的普通人,而是把这张票用到了极致。数据显示,他平均每年飞上百次,最夸张的时候一个月能飞30多次,基本上天天在飞机上打卡上班一样。他飞去纽约吃个午饭,飞去伦敦看场戏,甚至飞到洛杉矶就为了吃顿喜欢的墨西哥卷饼,然后当天飞回来。这种生活方式完全超出了航空公司的想象。 更绝的是,史蒂夫还不满足于自己用。他开始帮朋友订票,因为这张票允许他带一个“同伴”。他经常随便找个人陪他飞,票钱全免,朋友们乐得不行。更夸张的是,他甚至帮陌生人订票,把自己的同伴名额“借”出去,收点小费。有人算过,他飞一次头等舱的成本对航空公司来说至少几百到上千美元,而他飞了几千次,光这部分就让航空公司亏得心疼。 史蒂夫这么玩,航空公司当然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后悔卖这张票,觉得这家伙简直是个“吸血鬼”。到1990年代初,美国航空的高层发现,像史蒂夫这样的持票人(其实还有几个类似的“狠人”),每年让公司多支出几百万美元的运营成本。飞机餐、燃油、人工,哪样不要钱啊?他们算了一笔账,25万的票价早就被史蒂夫飞回本了,还倒贴了好几倍。 于是,航空公司开始找理由限制他。他们先是派人盯着史蒂夫,看他是不是在“滥用”这张票。比如,他订票后取消的次数多了,他们就说是“恶意占用资源”。再比如,他帮别人订票,他们就说这违反了合同里的“不可转让”条款。可史蒂夫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拿着合同一条条反驳:合同里没写不能频繁飞,也没说不能带朋友啊!双方你来我往,火药味越来越浓。 到了1994年,航空公司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单方面取消了史蒂夫的通行证。他们给的理由是“欺诈行为”,说他利用漏洞赚外快,还扰乱了正常运营。史蒂夫一听就炸了,觉得自己花了真金白银买的合法权益,凭啥说取消就取消?他一纸诉状把美国航空告上了法庭,要求恢复通行证,还索赔一大笔精神损失费。 这场官司打了几年,双方各执一词。航空公司说,史蒂夫的飞行频率和帮人订票的行为明显超出正常使用范围,属于钻空子。史蒂夫则反击,说合同里没写使用上限,航空公司这是自己挖坑自己跳,活该亏钱。法庭上,法官也头疼,因为这案子太新鲜了,合同条款又不够明确。最后,双方庭外和解了,具体条款没公开,但据说史蒂夫拿回了部分赔偿,航空公司也彻底废除了这种无限票计划。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