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蜀后,邓艾在刘禅宫里发现一件东西,才知诸葛亮为何救不了蜀国 成都城破那天,邓艾踩着满地残红走进后主刘禅的寝宫。宦官们早卷着金银跑了,只有案上的青瓷瓶还插着半枯的芙蓉,像是忘了这宫里已经换了主人。亲兵从床底拖出个落满灰尘的木箱,铜锁早被撬开过,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些竹简,最上面那卷还系着根褪色的红绳。 "将军您看。"亲兵抽出竹简递过来。邓艾捻着泛黄的竹片凑近看,墨迹都有些洇了,却是诸葛亮的笔迹无疑。开头写着"《出师表》再呈陛下",后面密密麻麻记着些琐事:"宫中用度超支三百匹锦,已令内监核减""黄门侍郎董允弹劾宦官黄皓,陛下留中不发""南中贡荔支三十斛,陛下分赠后宫,未及前线将士"。 最扎眼的是卷末那行小字,墨色深得像要渗进竹纹里:"亲贤臣,远小人,此事竟需丞相月月叮咛。" 邓艾突然想起七年前在祁山见过的诸葛亮。那时老丞相坐在轮椅上,军帐里挂着的《出师表》拓本墨迹犹新,他指着地图对姜维说:"若陛下能守成都三年,我定能直取长安。"可现在看来,别说三年,恐怕连宫里少用几匹锦缎,都要老丞相亲笔盯着。 亲兵又翻出个紫檀木匣,里面竟是刘禅的手谕。大多是些"朕今日想吃江州的鲈鱼" "令相父送些蜀锦给张皇后做衣裳"之类的话,最荒唐的是有张纸条上写着:"丞相北伐辛苦,不如罢兵回成都,陪朕看傀儡戏。"旁边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像是在嘲笑谁。 "怪不得诸葛亮五次北伐都粮草不济。"邓艾把竹简往箱里一扔,金属甲片碰撞着响,"这边厢老丞相在祁山啃麦饼,那边厢宫里还在天天摆宴。"他想起自己偷渡阴平时,士兵们嚼着树皮行军,而刘禅的库房里,光陈年的酒就堆了三大间。 有个投降的蜀官在旁边哆嗦着解释:"丞相在时,每月都要派参军到宫里对账。有回发现御膳房一天杀了五十只鸡,当场就把掌事太监捆了送廷尉。"可诸葛亮一死,姜维掌了兵权,宫里的用度就像脱缰的野马。黄皓那些宦官更是变着法地哄刘禅开心,把南中送来的军费偷偷换成了珍珠,镶在刘禅的玩赏斗鸡的爪子上。 邓艾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武侯祠的飞檐。听说诸葛亮死的时候,成都百姓自发沿街哭了三天,而刘禅正在宫里给新买的舞姬编花环。老丞相在《后出师表》里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他拼了命想撑起的江山,早被自己的主公蛀空了根基。 夜里清点战利品时,邓艾又在箱底发现本账簿。里面记着刘禅每年赏赐宦官的金银,光是黄皓就得了二十万两,够诸葛亮北伐半年的军饷。最讽刺的是最后一页,诸葛亮的继任者费祎写了行批注:"陛下若能省此一项,可增兵三万。"墨迹被泪水晕开了一小块,像是写的时候就知道这不过是白费力气。 后来邓艾把这些东西打包送回洛阳,司马昭看了只冷笑两声。倒是陈寿在写《三国志》时,特意把那卷《出师表》的残简抄了进去。他在评语里说:"孔明之才,能安天下;后主之庸,能丧邦国。"其实哪是刘禅一个人的错?蜀国的朝堂上,一边是诸葛亮们用命去填窟窿,一边是刘禅们坐着轿子往窟窿里扔石头。 有人说诸葛亮太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那些在五丈原冻饿而死的士兵,那些在南中为蜀汉镇守边疆的夷人,不都盼着老丞相能创造奇迹吗?只是奇迹从来救不了烂到根里的江山。就像那箱竹简,字字句句都是心血,却挡不住刘禅宫里的夜夜笙歌。
灭蜀后,邓艾在刘禅宫里发现一件东西,才知诸葛亮为何救不了蜀国 成都城破那天,
小博大史
2025-07-31 11:23:27
0
阅读:246